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结构逐渐综合化,科学论证系统经济效益不仅能提升系统客运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实现供需匹配,而且也能优化系统资源配置,实现系统统筹和组合优化。基于此,论文通过界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范畴,从线网合理规模、系统车辆设备合理选型、票制票价和运营规划四个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经济效益。1、在界定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结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的基础上,从需求、供给和系统结构三个角度论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必要性。通过界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对象和系统功能定位,指出系统具有交通功能属性和经济效益属性,提升系统交通功能属性应注重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结构优化和城市综合公交统筹;提升系统经济效益属性应注重研究系统合理经济规模、票制票价、运营规划,促进发挥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界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网合理经济规模的范畴并解析了线网合理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影响因素结构模型。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和客流成长规律特征,建立了基于出行者需求的合理经济规模模型、基于经营者角度的合理经济规模模型和基于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的合理经济规模模型,得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合理经济规模研究不能脱离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出行结构的特征约束,在确定主出行路径时应慎重考虑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能否得到高断面客流区间集合的支撑,以修正规模测算结果。3、论文以客流特征作为选型的基石,注重系统能力和经济性,建立了基于系统经济性的合理车辆选型全过程和基于经济性的车辆设备选型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不能以现状资料或预测数据直接全盘决定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设备型号,应建立分阶段决策系统合理的车辆设备型号思想和观点;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不是选型的边界,应考虑资源共享特性,注重不同线路的协调。4、系统合理票制票价制定即是实现系统客运需求与系统能力匹配的过程。在界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产品、票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票价与需求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票制票价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出票价制定应具阶段性,出行者期望票价与决策者票价制定具有Nash均衡过程。通过分析城市综合客运走廊“方式—分担”关系和票价与需求的灵敏性,指出出行者方式选择是自身特征向量、交通方式特征向量等多维因素综合决定,从而建立基于经济性考虑的票制票价模型。5、在界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划内容范畴和分析运营规划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论证合理编组方案、合理列车交路选择、运输能力配置和票务清分等经济性分析以及考察系统运营规划客流分析,立足于系统编组模式具有阶段适应特性的思想,构建了基于供需能力匹配和运营公司效益最佳的多目标最佳编组优化模型。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包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性分析,系统线网合理经济规模、系统选型、票制票价和运营规划等相关问题,论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决策和运营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我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常抓不懈,代代相继。
西方唯美主义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突出强调美独立于生活、区别于真和善的独特价值,在西方美学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但其理论也存在诸
南海主权争端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各方,即呈现“六国七方”的割据状态。近年来,南海主权争端呈现出复杂化趋势。本文分析探讨了当
“历史证明,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而抗战前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如火如
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经济形势的报告,其中关于文学艺术工作的部分,经整理和文字修改,以《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为题,11月28日由
根据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反射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模块600和单片机C8051F121组成的小型无人机测高系统。主要针对当无人机起飞、降落时,提高高度测量的精度,详细介绍了
绘画自古就在艺术领域扮演先锋的角色,是自由度最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任何其它艺术门类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过绘画的影响,园林景观艺术也不例外,古代的东西方在园林的成就上
本文基于27份国际会计学术期刊在1994年~2012年3月发表的177篇有关中国会计问题的论文,对年度发表数量、作者构成特征、研究分支与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进行研究,分析了19年来中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由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等几个要素构成。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因为歧视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