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与认知功能障碍、血清MMP-9及BDNF水平相关性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是一种影响颅内小血管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有多种影像学表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神经损伤与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在临床症状前期出现异常表达。既往关于CSVD单一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MMP-9及BDNF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将CSVD影像总负荷作为观察指标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对CSVD影像总负荷与认知功能、血清MMP-9及BDNF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疾病早期识别提供线索。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总负荷与认知功能障碍、血清MMP-9及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连续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完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生化指标检验及基线资料收集。根据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根据CSVD总负荷评分方法对CSVD患者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估认知水平,分析CSVD影像总负荷与认知障碍、血清MMP-9及BDN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共纳入83例CSVD患者,平均年龄(62.07±10.56)岁;男性52例,占62.7%。所有入组CSVD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55.4%。2.影像负荷评分为0-2分者57例(68.7%)、3-4分者26例(31.3%)。认知障碍组多见较高的负荷评分,且认知损害主要体现在注意力方面。3.两组间性别、既往疾病情况、个人不良嗜好及血清TG、TC、LDL、HDL、GLU、GHb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认知障碍组年龄[67.22±7.865,5.68±10.039]、MMP-9[2.53±0.75,2.00±1.14]、Hcy[16.88±7.18,13.10±5.22]水平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文化程度[6.67±3.615,8.54±3.461]、BDNF水平[1.10±0.33,1.59±0.56]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MMP-9及BDNF水平、Hcy、年龄及文化程度与认知功能(r=-0.270、-0.163、-0.568)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清BDNF水平、文化程度与认知功能(r=0.419、0.355)显著正相关(P<0.05)。5.年龄(OR 1.107,95%CI 1.034-1.186,P=0.004)、BDNF(OR 0.998,95%CI0.996-1.000,P=0.023)是CSVD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6.血清MMP-9水平对于诊断CSVD所致认知障碍有统计学意义(AUC 0.693,敏感性97.8%,特异性71.1%)(P<0.05)。结论1.影像总负荷评分越高,认知功能损害越重,主要体现在注意力方面。2.血清BDNF水平是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死亡或残疾,给患儿母亲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国内外研究均显示,CHD患儿母亲的负面情绪体验较重,持续至患儿出院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对母亲自身健康和家庭氛围不利,影响患儿恢复过程。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可以
背景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的异常表达可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进而诱发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但FGF23的表达水平是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相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背景最近几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等肥胖参数与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随着腹部脂肪定量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开展,但是缺乏系统性,同时国内外针对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发生关系的研究甚少。目的1.探讨腹部脂肪含量与分布
背景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神经网络活动和突触信号传递过程起到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蛋白质棕榈酰化是细胞内唯一可逆的16碳脂肪酸的修饰反应。目前研究证实人体中有23个酶负责蛋白质的棕榈酰化修饰,然而蛋白质的去棕榈酰化作用却只有4个酶参与,棕榈酰蛋白硫脂酶-1(Palmitoyl protein thioesterase-1,PPT1)便是
背景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是由Xq11-12位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扩增所致。病程进展较慢,以四肢及延髓肌受累、无力、男性乳房女性化发育及男性不育、性
背景脑梗死难以预测且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往往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神经元凋亡主要发生于缺血半暗带,因此阻止该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有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时脑损伤的程度。miRNA能够参与基因表达,抑制m RNA的翻译或促进m RNA的降解,对多种下游靶蛋白进行激活或抑制,实现对脑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腺苷是体内能量代谢相关的活
背景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很多复发脑梗死患者已经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对阿司匹林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仍发生缺血性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其与复发脑梗死密切相关。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尚不明确,其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明确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是当前神经内科
背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目前被认为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遗传相关的疾病,以室间隔或室壁肥厚为特征。超75%的患者在静息或激发状态下可发生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ve,LVOTO),这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衰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使用药物治疗后仍有较重
研究背景地表臭氧(Ozone,O3)污染在我国呈逐年加重趋势。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显示O3吸入暴露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伤。近年来O3暴露所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受到高度关注,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是空气污染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易感群体。呼吸道是机体暴露O3的主要通道,本研究主要探索O3对小鼠呼吸道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目的以C57BL/6N小鼠为动物模型,应用微生
背景脑梗死发病率近年来逐渐攀升,成为国内甚至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较之前有逐渐升高趋势,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问题和负担极为严重。目前对脑梗死的相关研究多是老年患者,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研究较少,并且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病因分型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也不充分。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例的收集,研究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