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在当代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为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正如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经说到的:“风险投资对可编程计算机、晶体管和DNA这三项本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的最终商业化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科学发现、企业家才能和风险投资这三个关键因素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出现,并导致社会变革”。风险投资最初起源于美国十九世纪油田开发时期,并由此开始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伴随着美国经济历经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八十年代的产业转型、直到九十年代以前所未有的劲头持续高速发展,为美国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与此同时,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四小龙”也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先后启动了各自的风险投资机制,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扶持和提高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创新和生存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从工业革命到后来的知识经济的崛起,都不断的证明了这样的一个原理:既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依靠科学技术作动力,而科技进步只有真正应用于生产活动中,既实现产业化,才是真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才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 研究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1、近代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逐渐变短。2、科学的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使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成为集中、统一、连续的系统创新过程。这些特点充分表现在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目前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发展的水平更多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因此,各国竞相展开了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对比,以提高本国的战略地位。我国也于80年代开始实施旨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的“863”计划,全国相继成立的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既是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尝试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从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资金来源、投资对象和投资方式、政府政策扶持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归纳出这些模式的优点和共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引入和运行适应于济南高新开发区的风险投资模式。全文分成四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