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支持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不少省市编写了省编或市编课程方案供本省或本市选用。这种在一个区域广泛使用的课程称为普适课程,使用普适课程的幼儿园都会面临“园本化”问题,即以园为本的改造或创新。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为例,对山东省编幼儿园课程方案园本化的现状和园本化的典型经验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研究中园本化的现状调查部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调查幼儿教师(包括园长)对山东省编课程方案的认识现状,主要从教师对这套课程方案理念、内容、作用以及改造必要性的认识几方面考察;另一方面调查山东省编课程方案的使用现状,主要从对这套课程方案内容的选择、处理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对有意识进行园本化改造的幼儿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需要的帮助进行了考察。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包括园长)对山东省编课程方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高,但园本化改造或创新意识相对较薄弱;所调查的幼儿园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造处理,但总体上以“调适取向”为主,园本化程度较低,超过一半的幼儿园仍基本停留在“普适”状态;城乡幼儿园在园本化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所需帮助既有共性又存在不同点。在园本化的典型经验这一部分,研究者选取三所有意识开展课程园本化的幼儿园,对其园本化的起因、内容、实现策略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发现,园本化的内容包括课程理念的园本化、课程内容的园本化;园本化的程度与幼儿园现有水平有关,园里的资源条件、师资状况、园所领导的课程改革意识均是影响课程方案园本化的重要因素;园本化的实现策略主要有通研课程,同课异构,就地取材等。最后,基于调查结果,研究者尝试提出了普适性课程方案园本化的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