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达的凯歌神话:品达神话编制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ove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民族志研究路径,分析品达为叙拉古僭主希爱荣(Hieron)创作的四首凯歌,提出“凯歌神话(Epinician Myth)"。通过将凯歌神话作为独立的分析对象,本文将凯歌置于公元前六世纪末五世纪初的大背景下,解读交织在凯歌文本中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演变。第一章围绕凯歌神话展开,界定何为凯歌神话。通过比较分析四首凯歌中出现的两类神话叙述,笔者指出在这四首凯歌中存在着三个凯歌神话:《奥林匹亚凯歌第一首》中的珀罗普斯神话、《皮托凯歌第二首》中的伊克西翁神话和《皮托凯歌第三首》中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话。第二章以凯歌神话为分析对象。一方面,本文以《皮托凯歌第二首》的伊克西翁神话和《皮托凯歌第三首》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话为例,从外部探讨凯歌神话与凯歌整体之间的关照;另一方面,本文以《奥林匹亚凯歌第一首》中的珀洛普斯神话为例,从内部将凯歌神话还原为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探讨凯歌神话的构成,挖掘凯歌神话自身的多义性对于凯歌的广为传播所起到的作用。第三章从凯歌的主题入手,探讨影响诗人凯歌创制的相关因素。通过综合探讨品达为希爱荣编制的三个凯歌神话,本文指出诗人的凯歌创制是“量体裁衣”的。神话编制构建起了“宙斯一一希爱荣”之间的神人关系,为希爱荣的僭主之位谋求权力正当性。三个凯歌神话在具体凯歌中的地位不同,凯歌神话与传统神话之间的关系有别,故而,诗人应用不同的手段指出凯歌神话的侧重点所在,以期降低凯歌被受众误解的程度。通过对三个凯歌神话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凯歌神话是诗人通过神话编制(Myth-Making)实现社会互动(Interaction)的结果。作为一个整体,凯歌神话在不同凯歌中所占有的地位不同,与凯歌整体之间的关照方式不同。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凯歌神话自身又包含多种表述方式。
其他文献
学位
通过在沿海某碎石回填地基上成功实施的10 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为10 000kN*m高能级强夯的设计、监测和检测提供了依据.根据对试验过程中地面振动加速度的监测分析,得
1877年芜湖开埠以后,贸易迅速发展,在19世纪末期一跃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通商口岸。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芜湖口岸发展速度明显放缓,逐渐落后于沿江其他口岸。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