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语言对比研究,使翻译和语言教学等诸多领域受益匪浅。如今语言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已经从以往的句子层面转向了篇章层面,其中英汉语篇对比研究引起了中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而作为语篇分析热点之一的主述位理论,更是吸引了诸多国内外语言学界学者的关注。基于此趋势,本论文从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对中美大学生演讲语篇进行主位结构对比研究。主位―述位理论源自布拉格学派的交际动力学理论,经过韩礼德的重新界定,已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是语篇分析的一种常用手段。本论文基于英国功能主义语言学家Halliday的主位结构理论和捷克语言学家Danes的主位推进模式对英汉演讲语篇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做出了定性和定量对比研究,以期发现英汉演讲语篇中,主位成分、主位顺序对于整个演讲语篇谋篇布局的意义及其对于篇章的语义和内容组织的作用。另外,通过分析得出主位推进模式在演讲语篇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其对语段中主题展开方式的影响及作用,进一步从主位推进的角度了解演讲者是如何步步紧跟,层层推进的谋篇布局。为实现这一目的,本论文选出同时期相似类型中美大学生演讲稿30篇,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所选语料的分析,本文发现英汉演讲语篇的主位结构存在共同点;同时两种语言自身的差异也使其具有一定的不同点。首先,英汉演讲语篇中,构成主位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有名词/名词词组,代词,介词短语,副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等。但这些成分所占的比率有所不同,这是由语言本身和语言使用者的差异造成的。其次,两种演讲语篇中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依次为:延续型,主位同一型,分裂述位型和述位同一型。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主位推进模式确实在演讲语篇中存在,它对语段话题的展开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同一类型主位推进模式在中英文演讲语篇中出现的机率略有不同,这与语言本身和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有关。最后,论文提出本项对比研究对英语演讲稿写作的启示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