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教育一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从西方“有机整体论”出发,探讨“有机整体”思维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本文主要分为含引言在内的四个部分:引言部分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高中古诗教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阐述高中古诗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在古诗教学,以及学生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应试教育对古诗教学的影响。随后探讨了对在高中古诗教学中运用“有机整体”思维方法的必要性,认为在新课标和新高考的指引下,“有机整体”思维在解读诗歌过程中的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第二章主要探讨何为“有机整体”思维及其对高中古诗教学的启示。“有机整体”思维以西方文论中的“有机整体论”为基础。“有机整体论”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深远,从亚里士多德将“有机整体论”系统地运用于纯文学领域起,文学的“有机整体论”影响到包括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新批评派等在内的诸多流派,经过各流派的重释与内化,发展至今已与诸多文学观念相融合。在机械论、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冲击之下,“有机整体论”多次面临崩塌的危机,而量子力学的兴起让玻姆找到了可能诠释“有机整体”的新途径,同时哲学中阐释的循环说亦可对“有机整体论”进行补足。本章重点探讨了“有机整体”思维对教师与学生的启示。首先,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应成为专业的读者,拥有更为宽广的视域;教师也应成为合格的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应明白,教学是没有终点的。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则应当积极主动地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三章主要探讨基于“有机整体”思维之下高中古诗的教学策略,包括明确高中古诗的教学内容,树立全局观与形成阐释的循环。完成课堂实践之后,笔者将对教学进行反思,发现“有机整体”思维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