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1849年爱尔兰大饥荒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40年代中期,爱尔兰发生了一场因马铃薯歉收而引发的大饥荒。它是爱尔兰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给因人口迅速增长而很大程度上依靠马铃薯维持基本生活的爱尔兰民族带来空前的灾难。几年之间,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十分之一,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销声匿迹,整个地区满目疮痍。本文试图从爱尔兰饥荒爆发的背景入手,分析饥荒恶化并造成重大灾难的原因,揭示其对爱尔兰人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爱尔兰大饥荒发生的原因。使人们对爱尔兰大饥荒爆发的背景及逐步恶化的过程有整体的了解,认识到爱尔兰饥荒并不是无法挽救的,它一开始只是一个发生在局部的、因粮食歉收而引起的食物短缺问题,但是,由于爱尔兰本身的社会体制有缺陷,特别是英国政府对爱尔兰救济的不力,导致了大饥荒的出现。第二部分,分析爱尔兰大饥荒对爱尔兰本民族产生的深远影响。大饥荒造成了爱尔兰人口的大量流失,恶化了原本就严峻的经济形势,加剧了阶级矛盾,彻底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罪恶。这客观上促进了爱尔兰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激发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第三部分,阐述爱尔兰大饥荒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爱尔兰大饥荒引发的移民潮,给各移入国带去了多种疫病,并对移入国的社会秩序、宗教文化造成冲击。这使得大饥荒的移民在最初的半个世纪中为当地人所排斥,很难融入主流社会。然而,他们凭借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逐渐被社会认可,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结语,提醒人们以爱尔兰大饥荒为鉴,在寻求自身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同时,务必尊重他国的历史和国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其他文献
新旧绳互带法是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更换提升钢丝绳的常用施工方法,即先利用旧绳带新绳下放,再利用新绳带旧绳回收,但多采用单根更换、对半更换、4根同时更换,且所用换绳设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