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措施对菜地NO排放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由此引起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当今重要的环境问题。农业土壤是N<,2>O排放的重要排放源,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菜地面积逐渐扩大,对菜地N<,2>O排放通量、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准确估算区域乃至全国农田N<,2>O排放、制定排放清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培养试验与大田、土柱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不同氮肥品种对黄棕壤N<,2>O排放的影响;黄棕壤与潮土两种土壤氮肥的反硝化气态损失量的确定;不同的施氮水平对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的菜地N<,2>O排放的影响。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1.土壤中化学氮肥的施入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不同的含水量的条件下,氮肥的施入促进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氮肥品种间的N<,2>O排放量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尿素的N20排放量显著高于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占施肥量的0.40%-6.46%。硫酸铵的N20排放量在土壤含水量为35%时显著高于碳酸氢铵,占施肥量的2.95%。 2.无论施肥与否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N<,2>O排放呈显著正相关(F=1913.48,P<0.0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N<,2>O的排放量显著增大;同时氮肥的N20-N气态损失量和占施肥量的百分比也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在高含水量条件下加大了不同肥料间的N<,2>O排放差异。说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土壤水分含量是供试土壤N<,2>O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 3.土壤类型对N<,2>O的排放影响很大。黄棕壤施入肥料的处理的N<,2>O排放量和反硝化损失量显著高于未施肥的处理(P<0.05)。施入肥料后,潮土的N<,2>O排放量和反硝化损失量均未显著增加,说明氮素不是该土壤N<,2>O排放的限制因子。 4.无论施肥与否黄棕壤和潮土两种土壤N<,2>O排放随时间的累积量和反硝化随时间累积量均符合修正后的Elovich方程y=bln(t)+a。 5.菜地土壤的N<,2>O排放通量日变化规律基本为:上午9:00或中午13:00出现排放高峰,下午16:00出现最低点。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4月-6月出现排放高峰,夏季7月-8月排放较低,而秋冬季10月-12月则排放较夏季排放略高,且排放较为平稳。 6.在土柱和大田的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N<,2>O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氮肥施用量与N<,2>O排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2>=0.800,P=0.757,P<0.01,n=15大田),当过量施入氮肥时,土壤的N<,2>O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N<,2>O的最高排放量为:4.98 kg/ha。氮肥的N<,2>O-N气态损失量基本也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范围在0.260-2.093 kgN/ha之间。氮肥的N<,2>O排放系数与氮肥的施用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范围在0.13%-2.04%之间,这说明了土壤N<,2>O排放的时空差异性,因而在编制N<,2>O排放清单时要尽可能采用当地当季的排放系数。 7.在适宜的施氮水平条件下(土柱N-3处理和大田N-3处理),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增加蔬菜的产量,同时使N<,2>O的排放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土柱试验中产量与N<,2>O排放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r<2>=0.583,P<0.01,n=36),大田试验产量与N<,2>O排放量之间相关性显著(r<2>=0.540,P<0.05,n=15)。 施氮量对菜地土壤N<,2>O的排放影响很大,因而在制定减排措施时,应该充分考虑其对N<,2>O排放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则根据体外辐射剂量测量实验和数理建模与计算研究了131 I在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吸收、分布和转运,分析了131 I治疗甲亢的疗效以及辐射影响和防护。另外,还长期观察甲亢131 I治疗疗效的变化(五个主要激素水平指标变化),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作了分析。论文还建立了甲亢131 I治疗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数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口服吸碘率测试剂量的患者,密集测量甲状腺、胃、肝脏、膀胱等器官体表处的γ射线剂
学位
四环素的长期大量滥用造成了水土污染,导致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四环素污染,残留的四环素将会随泡青菜一起进入发酵系统。本课题以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模拟四环素残留蔬菜,探究泡菜中风味物质、微生物菌落结构及抗性基因类型和丰度的变化,并深入研究几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探明四环素残留对泡菜风味物质的影响,防控四环素对泡菜蔬菜原料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在四环素大量残留的生态环境下,泡菜的发酵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学位
山葵不仅营养物质丰富,具有独特的辛香辣风味,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被美誉为“绿色黄金”,经济价值高。国内对山葵保健作用、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产品深加工研究不多,本试验深入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测定方法,不同地域山葵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挥发性成分和山葵片剂的制备工艺,为其开发提供依据。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硫酸氰酯(ITCs)的含量,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为标准品绘制标
学位
果实成熟过程伴随着果实颜色、质地、气味和其他性状的变化,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参与果实成熟的调控。增加果实中植物营养素的含量和推迟果实成熟均为有益性状,然而延迟果实成熟常常伴随着果实营养价值的降低。番茄高色素突变体(hp1,DDB1功能缺失突变体)因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过量积累提高了果实的营养价值而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发现,DDB1功能缺失也推迟了果实成熟的启动,并且阻碍了果实成熟的软化过程。
学位
选用锦龟头部、树鼩肝脏作为实验酶源,首先采用正交实验对锦龟、树鼩肝酶促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测定了其对17种农药的敏感性,为科学评估其是否可作为酶抑制法酶源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锦龟乙酰胆碱酯酶、树鼩肝酯酶酶促反应体系优化  (1)锦龟乙酰胆碱酯酶、树鼩肝酯酶酶活较高,可作为酶抑制法的实验酶源。锦龟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敏感。树鼩肝酯酶对酯酶特异性抑制剂敏感
学位
近年来,由食品中化学有害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严重。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已成为控制污染食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食品中化学有害物的检测主要以基于色谱技术及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仪器检测方法为主。仪器法检测虽然准确、可靠,但是需要昂贵的设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及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检测成本很高,无法满足大批量样品现场检测的需求。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
学位
γ-氨基丁酸(GABA)作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功能成分,有望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医药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含量低、成本高,并且对于植物GABA富集调控机理研究有限,使其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研究GABA富集调控机理,并对其在采后加工过程应激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低温驯化前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对龙眼GABA代谢以及部分贮藏品质的影响,并阐明GABA
学位
本论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平板稀释法和气态抑菌法测试了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茴香脑、水杨醛、柠檬醛、香兰素七种食用香辛精油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黑曲霉、黄曲霉、桔青霉、异常汉逊酵母八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气态抑菌浓度(MGIC)。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具有最好的综合抑菌能力,其完全抑制所有供试菌的MIC值和MGIC值分别为0.5μg/
作物籽粒干物质含量主要来自叶片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特别是开化后旗叶的光合作用。据研究,在作物生育后期,叶片功能期每延长1天,产量可增加2%,可见开展叶片衰老调控的研究,延长旗叶光合功能期,改善其光合性能对粮食作物生产,提高籽粒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物转基因技术日趋成熟,能有效地打破生殖隔离,丰富作物遗传基础,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外源基因导入农作物后能否得以表达定向改良农作物的性状是最
本文以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同地点同年份六个播期种植,考察了整个生长期以及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两个分时期的总积温、总日照时数、总降水量、日均温差和日均相对湿度等五个气象因子,对不同蛋白含量春大豆和夏大豆籽粒总蛋白及主要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相对百分含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考察了9个亚基含量变异材料(7个AA8亚基和2个A8亚基含量变异材料)的稳定性,并对亚基含量变异的机制作了探究,结果如下:(1)整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