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泡沫发泡性能及其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了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及矿场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结果表明,泡沫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25%OOIP(原始地质储量),甚至更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评价泡沫发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与实际地层中发泡条件不同。论文采用现有泡沫评价方法(搅拌法或气流法,无孔隙介质)与改进可视化发泡法(有孔隙介质)测得的泡沫参数进行对比。重点研究了泡沫在孔隙中的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能,进一步研究并给出了孔隙介质特征(孔径或渗透率等)对发泡性能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大幅度改善和提高泡沫驱的整体技术经济效果及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泡沫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当发泡剂有效浓度为0.1%时,最大阻力因子为52;气/液比为1:1时,最大阻力因子为38.67;且阻力因子随着渗透率增加而增大,当渗透率高于427.55×10-3μm~2时,其阻力因子保持在68左右,表明泡沫体系在高渗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此外,发泡剂有效浓度越高,残余阻力因子越大,当发泡剂有效浓度超过0.1%后,残余阻力因子保持在3.3左右;气/液比为1:1时,最大残余阻力因子为3.6;渗透率为264.14×10-3μm~2时,残余阻力因子达到最大值3.6,随着渗透率(即孔径)进一步增加,泡沫的流动特征逐渐由介质流动转向管流流动特征变化,残余阻力因子降低。最后,本文还开展了发泡性能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越高,发泡体积、泡沫半衰期、析液半衰期以及泡沫综合指数越小。此外,孔喉尺寸大于泡径时,多个泡沫在孔喉中以并排错进的方式运移;孔喉尺寸小于泡径时,气泡在喉道处发生破裂且再生;另外,发泡剂浓度越高,表面张力越低,泡沫稳定性越强;气泡的平均直径和液膜厚度均随着孔径增加而增加;温度越高,稳定性和封堵能力越差,高温(70℃及80℃)条件下容易破灭。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为目前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川西北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多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勘探效果显著,显示出川西北部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通过对川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气藏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以期为该层系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根据川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二叠系栖霞组气藏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组成、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和储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特征研究,
学位
为实现四川盆地在侏罗系油气上的突破,本研究以川东地区侏罗系陆相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为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的地层、沉积旋回、沉积相、页岩地球化学特征、页岩的物性特征、含油气特征及页岩油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等展开研究,进而对研究区有利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优选。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分为3个短期旋回(SSC1,SSC2,SSC3),分别为大三亚段为一个短期旋回,大一三亚段
学位
随着国内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对新区带、新层系的探索成为了低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取得油气突破的关键。四川盆地中下奥陶统长期作为志留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的兼探层,尚未有重大油气发现。前人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及邻区中下奥陶统湄潭组发育有暗色泥页岩,急需研究该层系是否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因此,本文在地质资料和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湄潭组泥页岩的发育特征、沉积环境和烃源岩识别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分
学位
川东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油气是四川盆地产油层之一。论文以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露头剖面、岩芯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开展凉高山组致密油气特征研究。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分为上、下两段。凉高山组厚度总体北厚南薄,各段在不同地区的厚度存在差异;川东地区凉高山组致密油气岩石类型主要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
学位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直是盆地内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尤其是长兴-飞仙关组礁滩气藏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川东北地区目前已先后发现元坝、龙岗与普光等大型、超大型气田。为了深入探讨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流体输导体系与油气富集的关系及差异性,结合前人研究工作,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特征对比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川东北地区元坝、龙岗、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的
学位
常规的地震岩相分析方法往往是在有井标定或者是简单的地质条件下运用。珠江口盆地与其他区域简单地质条件的不同之处在于:(1)珠江口盆地发生过多起构造事件,盆地经历裂陷、坳陷、活化3个时期,形成大量断层、火山;(2)岩石类型除常见砂岩、泥岩外还存在着火山岩、石灰岩等多种岩相;(3)沉积相从河流相至深海相,横跨相带。这使得我们很难使用传统方法直接从地震资料上识别岩相。与此同时,深水区钻井较少的情况导致井资
学位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北部,地处有利的岩溶斜坡地带,利于形成岩溶风化壳储层。经过专家学者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在大牛地气田奥陶系储层取得了大量成果。而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的开发获得成功,表明该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虽然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有规模庞大的天然气储量,但是目前的探明率却并不高。因此,明确下古生界优质储层的分布,提高探明率十分重要。本文在有关大牛地气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学位
非常规油气储层孔渗条件差、基质供给能力弱,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形成工业油气流。压裂改造受到应力状态、储层物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力裂缝的形成过程尤为复杂。应力场的非均匀分布是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基本特征,而非均匀应力状态下水力裂缝的扩展将变得更加复杂。水力裂缝的扩展情况与压裂改造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针对非均匀应力状态下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首先分析了天然裂缝附近地层
学位
长庆胡尖山油田的胡X区块油藏属于低渗、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在5.6~37.8×10-3μm~2之间,地层水矿化度在9700~17800 mg/L之间,地层温度在60℃左右,储层物性差。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大量注入水或边底水沿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和大孔道等高渗带突进,水窜现象严重。目前,胡尖山油田的主要增产措施是凝胶调剖堵水。本文针对长庆胡尖山油田胡X区块的油藏条件和应用于矿场的聚合物凝胶
学位
鄂南致密油藏由于其非均质强、天然裂缝发育,导致体积改造后裂缝扩展规律预测难度大,无法制定成熟的储层改造方案,增加井区产能,因此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案。目前对于水力裂缝遇天然裂缝后起裂和延伸规律的研究,虽然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但经典理论中特定参数不够具体,研究成果实际操作性不强。本文在经典水力裂缝延伸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弹性力学、结构弱面定理等,改进经典的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作用准则,根据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