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北部,地处有利的岩溶斜坡地带,利于形成岩溶风化壳储层。经过专家学者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在大牛地气田奥陶系储层取得了大量成果。而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的开发获得成功,表明该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虽然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有规模庞大的天然气储量,但是目前的探明率却并不高。因此,明确下古生界优质储层的分布,提高探明率十分重要。本文在有关大牛地气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牛地气田D48井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地质、测井及地化方面的资料,从层序旋回、沉积相、储层特征及成因、储层控制因素等角度出发,对D48井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开展研究分析,并明确D48井区马五5亚段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分布规律。1.在明确D48井区马五5亚段地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数据分析等方法,明确大牛地气田D48井区马五5亚段位于奥陶系三级层序SQⅢ中的海侵体系域中,是在海退背景下的一次短暂的海侵过程。在马五5亚段中,以岩性组合和电性特征为依据,识别出3期向上变浅的准层序旋回。2.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背景,明确了D48井区马五5亚段发育在早奥陶系,其沉积模式为碳酸盐岩缓坡模式,属于局限台地环境中。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的基础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明确了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岩性以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泥晶灰岩、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等为主,属于潮间-潮下的沉积微相环境,发育云坪和灰坪两种沉积微相。3.结合前人研究方法,经过统计对比发现随着马五6-10的地层厚度的增大,马五5亚段白云岩厚度也有增大的趋势,反映两者呈现正相关性,所以可以用马五6-10的地层厚度来反映D48井区马五5亚段的沉积古地貌。马五5亚段白云岩一般发育在古地貌的高地势处,并且地势高部位继承性地发育为岩溶高地。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马五5亚段中,发育在潮间云坪的储层的物性最好,即潮间云坪储层为优质储层。4.通过镜下观察研究区的薄片,可以得出D48井区马五5亚段的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裂缝为主。马五5亚段储集空间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5%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1×l0-3μm~2~0.05×l0-3μm~2之间。按照成因可以将马五5亚段储层归纳为两类,分别为粉晶白云岩储层和弱改造云岩储层,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成因测井解释标准。5.总结分析D48井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研究区白云岩主要发育在中盐度海水中,其成因模式为渗透回流模式中白云岩化作用,一般形成于准同生期。白云岩储层的形成是受到多种作用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层序旋回影响了白云石化流体的运动、流量大小,流体的含盐度,控制白云岩的形成与分布;云坪发育的储层为优质储层;马五5亚段属于深部缓流带,表生岩溶作用实际上对储层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建设性作用。6.大牛地气田D48井区马五5亚段储集性最好的优质储层为粉晶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D48井区的西部和东南部。
其他文献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气界面之间能量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参量之一,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也是定量遥感领域许多估算模型所需的输入参数,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全天候遥感地表温度因其空间维度上的完备性(空间无缝,晴空与非晴空条件下均存在有效温度值),逐渐成为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能够满足许多地表过程模型发展和应用的需求。然而,由于物理机制所限,热红外遥感在非晴空条件下存在缺失值,无法满足全天候遥感地表温
学位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课程标准给小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要求他们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而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素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需要班主任的关注和重视。当前,许多小学都聘请了语文教师,语文已成为当前小学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的职责就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需要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有所了解。教师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日常语文课堂上贯彻这一原则,帮助他
会议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减少,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接替资源。大量研究表明,我国页岩油资源储量巨大,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博兴洼陷为东营凹陷内的次级洼陷,沙三下亚段为研究区主要的烃源岩层段,也是页岩油勘探的主力层段,目前该段已有7口井获工业油流,勘探潜力巨大,但仍存在页岩油储层缺乏精细刻画,富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有利区优选工作未落实等
学位
本世纪以来,随着川东北地区普光、元坝、龙岗等长兴组台缘带生物礁滩气田的接连发现,彰显出“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的上二叠统长兴组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川北仪陇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埋藏深,且钻遇长兴组生物礁的钻井极少,勘探程度低,礁体分布规律尚不明确。受基础资料的限制,仪陇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的预测精度不高,截止目前对生物礁储层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本论文以四川北
学位
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为目前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川西北部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多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勘探效果显著,显示出川西北部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通过对川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气藏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以期为该层系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根据川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二叠系栖霞组气藏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组成、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和储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特征研究,
学位
为实现四川盆地在侏罗系油气上的突破,本研究以川东地区侏罗系陆相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为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的地层、沉积旋回、沉积相、页岩地球化学特征、页岩的物性特征、含油气特征及页岩油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等展开研究,进而对研究区有利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优选。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分为3个短期旋回(SSC1,SSC2,SSC3),分别为大三亚段为一个短期旋回,大一三亚段
学位
随着国内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对新区带、新层系的探索成为了低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取得油气突破的关键。四川盆地中下奥陶统长期作为志留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的兼探层,尚未有重大油气发现。前人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及邻区中下奥陶统湄潭组发育有暗色泥页岩,急需研究该层系是否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因此,本文在地质资料和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湄潭组泥页岩的发育特征、沉积环境和烃源岩识别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分
学位
川东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油气是四川盆地产油层之一。论文以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露头剖面、岩芯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开展凉高山组致密油气特征研究。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分为上、下两段。凉高山组厚度总体北厚南薄,各段在不同地区的厚度存在差异;川东地区凉高山组致密油气岩石类型主要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
学位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直是盆地内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尤其是长兴-飞仙关组礁滩气藏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川东北地区目前已先后发现元坝、龙岗与普光等大型、超大型气田。为了深入探讨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流体输导体系与油气富集的关系及差异性,结合前人研究工作,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特征对比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川东北地区元坝、龙岗、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的
学位
常规的地震岩相分析方法往往是在有井标定或者是简单的地质条件下运用。珠江口盆地与其他区域简单地质条件的不同之处在于:(1)珠江口盆地发生过多起构造事件,盆地经历裂陷、坳陷、活化3个时期,形成大量断层、火山;(2)岩石类型除常见砂岩、泥岩外还存在着火山岩、石灰岩等多种岩相;(3)沉积相从河流相至深海相,横跨相带。这使得我们很难使用传统方法直接从地震资料上识别岩相。与此同时,深水区钻井较少的情况导致井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