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机理及其定量表征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核废料深埋储存、热力破岩等关键工程中,岩石在温度场的作用下产生热损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当温度剧烈变化时,引起的热冲击破裂往往会对干热岩井筒、核废料处置库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而合理运用这一现象也可以提高热力破岩以及干热岩储层增渗改造的效率。热冲击应力是由热冲击过程中剧烈变化的温度梯度导致的,因此从传热学角度对热冲击破裂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实现对热冲击损伤的表征,对上述工程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热冲击对花岗岩导热规律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了采用热冲击因子表征热损伤的可行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花岗岩热冲击破裂演变规律。本文基于热应力的形成机理及热冲击过程中岩石内部能量变化规律,经过理论推理后提出热冲击因子这一物理量来表征热冲击破裂。然后对热冲击过程中试件表面温度变化进行实测后结合数值模拟,辅以细观CT扫描,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热冲击过程进行反演,计算获得了热冲击过程中的热冲击因子。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冲击处理情况下的花岗岩的体积膨胀率、密度变化率、导热系数衰减及细观孔裂隙结构的演化规律,验证了采用热冲击因子表征热冲击破裂的可行性。采用恒温传导加热的方法,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测试件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场数据,实现对热冲击前后试件的导热特征的研究。最后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6进行数值模拟,对热冲击过程中不同情况下的岩石的损伤区域及损伤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热冲击因子可以对热冲击造成的损伤进行表征。花岗岩的导热系数随着热冲击过程中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导热系数的衰减幅度存在上限门槛值。花岗岩的体积变化率、密度衰减率均随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其质量损失率变化非常小。花岗岩在细观层面上的裂纹数量,孔裂隙的体积、表面积、孔裂隙体积占比以及空间复杂程度均随着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花岗岩在恒温传导加热下的升温过程可按照升温速率分为快速升温、缓慢升温、稳定三个阶段。热冲击后花岗岩在恒温传导加热下的稳定温度相较热冲击处理前更低,达到稳定阶段的用时更短。热冲击后的峰值温度梯度、稳定温度梯度都比热冲击处理之前高,且到达峰值温度梯度的时间更长。上述现象都说明热冲击后花岗岩的导热性变差。(3)热冲击裂纹的出现会导致裂纹上下两侧的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出现很大差异。其中热冲击裂纹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快速升温阶段,随加热时间的增长,裂纹对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热冲击裂纹对温度梯度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阶段。循环热冲击会导致花岗岩体发生更严重的破坏,造成损伤的程度随热冲击的循环次数逐渐增大。(4)热冲击过程中导致岩石表面剥落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岩石内部裂纹的存在影响了温度梯度的分布,最终诱使裂纹尖端处产生超高热冲击应力导致的,并非是对流换热表面产生的热应力造成的。对流换热边界不变时,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大,岩石内部产生的热冲击应力减小,热冲击损伤区域面积减小。(5)在外部应力作用下的热冲击损伤区域的面积随时间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趋势,且这一趋势与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裂纹尖端处发生的热冲击破裂比裂纹中间位置更加严重,在损伤面积达到峰值时,损伤区域的形状为哑铃形。在损伤面积减小的过程中,损伤区域的形状与试件所处的外部应力状态密切相关。垂直方向的应力的变化对损伤区域尺寸的影响大于水平方向的应力造成的影响,垂直方向应力增大会抑制裂纹尖端的损伤的发展,但同时会加重裂纹中部的损伤。水平方向应力的增大会在整体上抑制试件在热冲击过程中的损伤。
其他文献
近年来,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对地表造成了多种形式的破坏,包括:滑坡、地裂缝、塌陷坑等,同时开采对采空区上方建构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矿区与周围居民矛盾尖锐。传统的解决方法是进行静态预测,而开采沉陷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复杂的四维变化过程,静态预测因无法体现动态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此时依据动态移动变形规律建立动态沉陷预测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矿方可根据动态预测模型对受扰动的
地裂缝作为开采沉陷损害地表环境的主要形式之一,时刻威胁着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山西省境内黄土覆盖地区较多,此条件下受采动影响更易产生地裂缝,因此对于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及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山西省境内多处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非连续变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土岩比条件下开采覆岩及地表非连续移动
采空区下方煤体采掘过程中,不仅会承受上方遗留煤柱集中应力的作用,而且会伴有爆破、打钻、采煤机割煤等机械运转和瓦斯突出等动态活动,极易引发采空区上方顶板的二次断裂垮落、断层滑移等动载扰动,动载应力波传播至下方巷道,可能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事故。本文针对上述研究背景,综合采用了室内力学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岩石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弹性力学和岩石动力学等
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促使能源结构的变革,在该变革过程中,地热能以其蕴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单位成本低及可再生的特点脱颖而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水力压裂、热激发、化学激发。花岗岩作为地热资源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冲击、化学激发过程中岩石会发生破裂,导致其微观孔隙裂隙的萌生,扩展和演化,这一过程导致了其宏观力学性能的降低,但大大改善了花
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不断涌出,经常造成井下水仓水位超限,对正常生产秩序造成较大干扰,甚至对井下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井下水仓相互之间距离较远,目前存在有信息传输方式单一,水位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等缺点,影响着煤矿井下水位的安全测控。为进一步完善煤矿井下水位测控方式,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传输协议,具备较强数据交互能力的井下水位测控系统,实现了水位信息的数字化测控,提升了矿井水位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常规能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日俱增,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化转型。我国低变质煤层储量丰富,针对低变质煤层开采难度大、利用价值低等特点,太原理工大学赵阳升院士团队提出了原位注热蒸汽开采理论,以山西能源转型为背景,基于原位改性理论,本文以低变质煤中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液氮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精细显微CT扫描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温度过热水蒸汽热解长焰煤的孔裂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以
注浆法是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目前注浆加固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注浆理论的发展则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注浆工程尤其是裂隙注浆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浆液在裂隙中最终扩散距离以及注浆对岩体结构的影响难以查明;注浆参数的确定、注浆工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施工经验,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注浆理论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无地下水影
我国中西部许多矿井中分布有大量的柱式采空区,形成了空间上密集分布的遗留群柱。在邻近蹬空煤层的上行采动影响下,柱式采空区某一区域遗留煤柱的承载性能会逐渐降低,发生由表及里地破裂,可能引发遗留群柱局部或大面积链式失稳,破坏层间岩层及蹬空遗煤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上行开采的安全性。现有研究并未揭示上行采动影响对柱式采空区遗留群柱体系稳定性的动态扰动机理,这是保障安全开采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因
综放开采具有回采成本低、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此项开采技术开展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在顶煤放出率与工序设备的配合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首先,存在采出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破碎后顶煤在支架上方的流动及放出规律,基于此规律指导放煤工艺的选取、放煤终止原则的确定,以尽可能的提高工作面回收率、降低含矸率;其次,
利用矸石骨料胶结充填材料进行煤矿结构充填开采时,充填体作为主要的支撑构件,其稳定性(包括开采过程中的短期稳定性和开采后的长期稳定性)决定了采空区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充填体在上覆岩层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损伤及失稳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蠕变变形贯穿整个结构充填开采过程,在采煤工作面向前逐步推进过程中,顶板下沉产生的荷载分级施加到充填体上产生短期蠕变变形,开采完成后,充填体在上覆顶板恒定荷载作用下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