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公共体育课“三自主”实施现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在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为满足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和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要求,使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多元化需求获得实现,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选项课得到更好实施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两千零二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均简称为《纲要》),文件中提出公共体育课“三自主”,即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任课体育教师和上体育课的时间的要求。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此教学模式简称之为“三自主”,它的出现与实施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发现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任课体育教师,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师主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局面,而且由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教师,使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学生选择体育教师也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学生需要。由于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上体育课的时间,这使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运动锻炼的时间段,充分地保证学生两者时间自由性,实现双重价值。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大学2015级和2014级学生为研究调查对象,抽取1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三自主”公共体育选项课实施现状和影响学生选课的具体因素。研究以期通过全面深入调查上海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三自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发现影响“三自主”实施效果的各方面因素,总结更好实施“三自主”的现实意义和恒远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完善公共体育选项课,以指导上海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的“三自主”更好的实施,并也希为其他高校更好的实施“三自主”体育选项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公共体育选项课“三自主”实施程度低于“零自主、一自主、二自主”实现实施程度;(2)上海大学已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种类较多,但各课程内容班级数差异性较大;(3)学生体育选课较盲目,运动兴趣集中,且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开设班级数较少;(4)体育考试评价标准设置不完善,已有要求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5)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数量差异性较大。影响学生“三自主”选课的因素有:(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影响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效开设;(2)专项体育教师数量不均衡影响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设和学生选择任课体育教师的实现;(3)学生体育选课动机不纯,且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较为集中;(4)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师数量不足;(5)学校统筹安排体育课的时间,因而不能实现全天排课。
其他文献
创造是人类有史以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回顾教育史便可以发现,教学的每一次飞跃无一不是来自于教学的创造。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再到杜威的“
伯兰特·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英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世纪智者。罗素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