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污泥掺烧特性及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污泥产量的激增,科学处置污泥面临严峻挑战。污泥焚烧热处置能够显著减少污泥体积,并有效利用污泥所含能量,是污泥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污泥单独焚烧热值低,易造成运行与运输成本过高,发电效率低等问题。将污泥作为附加燃料添加至煤中的掺烧方式能够弥补污泥单独焚烧的不足,提升污泥处置经济性。目前我国原则上不再新建单纯用以发电的煤电项目,煤与污泥耦合掺烧的方式有利于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本文分析了煤与污泥掺烧特性,并研究了煤中典型矿物组分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r、Zn、Cu)迁移行为与形态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地,对煤与污泥掺烧重金属迁移规律,NOx与SO2排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究了煤与污泥的相互作用规律,旨在为污泥掺烧处置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基于热重分析法探究了煤与污泥掺烧特性,研究发现:煤与污泥燃烧特性截然不同:污泥燃烧以挥发份析出燃烧为主,而煤燃烧以固定碳燃烧为主。二者掺烧后,燃烧特性由挥发份与固定碳燃烧共同主导,并且随着污泥掺烧比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有所降低,着火温度下降,燃烧稳定性提升;随着升温速率增加,挥发份与固定碳燃烧剧烈程度激增,失重速率曲线整体向右侧偏移,燃料发生热滞后现象;此外,掺烧过程中煤与污泥组分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该作用导致了着火温度升高,促进了挥发份与固定碳燃烧过程,也带来了燃尽拐点的提前。在管式炉内探究了煤与污泥掺烧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污泥燃烧中As、Cr、Zn的固留率上升,Cu则呈下降趋势。CaO的添加抑制了污泥燃烧中Cr、Zn、Cu的挥发,而高温下Ca与Si-Al矿物的结合抑制了矿物对As的捕获,这促进了As的挥发。受CaO影响,灰中Cr的残渣态减少,但高温下As的酸溶态激增。蒙脱石对重金属均有较好的固留作用。受蒙脱石影响,灰中As的酸溶态与Cr的残渣态增加,而Zn、Cu形态变化较小。同时,高温有利于煤与污泥掺烧中重金属的固留,且Cr、Zn效果明显;随着污泥掺烧比增加,更多重金属留于灰中。相比于单独燃烧,煤与污泥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掺烧中As的固留,但会促进Zn、Cu的挥发,而对Cr影响复杂;污泥灰中As、Zn的形态相较于煤灰更为稳固,且随着污泥掺烧比增加,As、Zn浸出率下降,Cr浸出率上升。此外,掺烧灰中As、Cr浸出浓度易超标,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在获取合适污泥掺烧比范围的基础上,基于沉降炉内探究了煤与污泥掺烧典型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煤与污泥掺烧NOx与SO2排放加剧。随着污泥掺烧比增加,NOx排放量降低,SO2排放量提升,但煤与污泥的相互作用降低了NOx与SO2排放,这与掺烧后燃烧特性的改变及污泥中Ca、Fe组分有关;单独燃烧时,污泥中重金属相较于煤更易迁移至底灰中。随着污泥掺烧比增加,底灰中重金属的占比呈上升趋势,飞灰中Cr、Zn、Cu则呈下降趋势;此外,煤中污泥的加入会导致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增大。综合来看,燃煤过程中添加10%-20%污泥不仅维持了一定的污泥处置效率,也有助于NOx与SO2排放控制与飞灰处置。
其他文献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理念逐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教师们增强了“儿童意识”,积极尝试挖掘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将以往由教师主导的点名环节调整为幼儿的自主签到活动,就是教师们进行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从以上两位教师所撰写的案例《小小签到作用大》和《“签”变万化》中,我们看到了签到活动实施路径的丰
期刊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我国各地教育教学迎来了更高的挑战,历史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一些教师积极革新思路,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起来,以期打造高质量历史课堂,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凭借自身的优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迅速获得了认可、关注。以下从"双减"视角出发,首先分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接着就微课在初
会议
为了发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新结构化合物,概述了2015—2019年创制的17个杀菌剂以及1个杀线虫剂共18个新品种,对其结构、性能、合成路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从中间体衍生化法的角度对其创制过程进行了分析。
期刊
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是比较复杂和枯燥的,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那课堂的氛围就会受到影响,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倦心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直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的历史学习之中,增强了课堂互动和活跃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基于此,
会议
文章介绍郭志华老师对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郭志华老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并列举一则验案加以佐证。郭志华老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不能运化,肾虚气化不利,水谷精微失输,膏脂生化失常,痰浊凝积经脉。故结合病名及病机认识,郭志华老师以健脾益气,补肾祛湿为高脂血症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为主,兼以降脂化浊之法,并自拟化浊方治疗高脂
期刊
研究背景肱骨外上髁疼痛(Lateral epicondylitis,LET)是上肢骨骼肌肉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1-3%,50%的LET患者会发展为慢性LET,物理治疗常作为LET一线的治疗方法。传统的物理治疗多为被动物理治疗,但其长期疗效较差,症状容易复发。随着现代物理治疗对疼痛的深入研究,主动物理治疗逐渐成为管理慢性疼痛的重要方式,其是指大脑主动参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循环,患者在主动控制基础上
学位
<正>日常生活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类:创伤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精神性(心理因素)疼痛。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疼痛分类呢?⑴按部位:(1)躯体疼痛如头面部的疼痛、骨与关节疾病性疼痛、肌肉软组织疼痛等;(2)内脏疾病疼痛如肝癌疼痛等;(3)中枢痛如脑卒中后中枢痛等;
期刊
[目的] Ipflufenoquin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Nippon Soda)开发的喹啉类杀菌剂,探索了其合成方法,并测试其杀菌活性。[方法]以2,3-二氟苯胺和三氯乙醛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成功制备ipflufenoquin,并经核磁及高分辨质谱验证其结构。[结果]所述合成路线反应收率较高。在400 mg/L剂量下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ipflufenoquin对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及赤霉
期刊
骨科软组织痛症是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的疾病,浮针治疗骨科软组织痛症疗效确切,比传统针刺更具优势,查阅近年来浮针治疗骨科软组织痛症的相关文献,对浮针疗法的机理及疗效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新方法。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工业全方位的应用,人工智能编剧、人工智能演员、人工智能剧本医生、人工智能摄影、人工智能剪辑、人工智能营销系统的出现使电影工业链各个环节的制作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推动了电影的发展。算法的介入使得当下电影生产的创作思维发生了新变,主要表现为:首先,人的逻辑在“算法作者”创作的电影中不再居于中心位置,人的逻辑被弱化,算法的逻辑加强。在美学原则层面,“算法驱动”下电影生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