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游憩绿道游径规划的应用——以浙江省绍兴市古城区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常出现用地紧张的状况,其中一些城市,从整体来说,绿地等游憩资源较为丰富,各类游憩资源和空间也充足,但是这些资源和空间之间相互独立且分散,缺少有效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整体规划。还有一些城市模仿痕迹严重,完全不顾自己城市的特色,使一些原有的植被、水系、人文历史遗迹被破坏。浙江省的大部分城市中的交通系统不够完善,出行压力大,此外城市中可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的绿色通道系统较少,且很多时候是人车混行造成不安全因素。部分城市游憩场所设施仍显滞后,城市游憩缺乏规范管理,游憩专业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相关游憩的服务质量。   浙江省城市游憩绿道的建设不但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保护城市中各类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还能增加游憩空间,提高游憩场所的相关服务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中的游憩绿道游径规划。研究目的是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游憩绿道游径评价模式的创建来为游径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游憩绿道游径规划的初步设想。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所选择的研究范围内进行现场调查,总结出浙江省城市尤其是绍兴市古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包括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绿道使用者等的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共同得出城市游憩绿道游径规划的现状依据。   (2)根据浙江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绍兴古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可以用来指导游径规划建设的评价因子,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不同评价因子权重,使城市游憩绿道游径规划建立在科学选取因子的基础上,使之有一定的系统性和侧重点,以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3)不同的城市其游憩绿道游径布局类型不同,在规划游径布局时应该结合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游径评价因子,并从本文中所列的六种布局中选择至少一种类型,选择时应该与城市实际情况很好得契合。本文中具体以绍兴市古城区为例进行研究说明,以期为浙江省其它城市的游憩绿道游径规划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研究缘起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记忆却逐渐衰退的时代背景;以研究从1940年至今,乌鲁木齐市建筑和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为主要内容;探寻其建筑信码及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古村落由历史上的兴盛辉煌转向衰落,经济薄弱,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同时城镇化趋势蔓延等原因改变了村落的传统风貌,使其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80年代后国
自由曲面引入建筑设计,获得了丰硕的设计成果,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近十年来,自由曲面的应用更为深入。由早期几种基本曲面,发展为多种类型的自由曲面。关注点由形
学位
中国,一个历史不曾断裂的文明古国,一个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2/3的国土,无疑,拥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山地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将这两种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使之成为当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世界的关注点愈来愈多的集中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生土建筑具有良好的环境评价和文化表现,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
巴蜀地区的建筑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尤其是在元明清时期,巴蜀建筑更是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繁荣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建筑遗产。   本论文以巴蜀地区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为
学位
本文是对天堂寨地区乡土山地民居建筑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专题性分析和探讨。通过实地的调研和民居资料的收集,笔者首先研究和探讨了该地区乡土山地民居的形成环境和影响因素,主
吐鲁番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气候环境,气候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极度干旱,形成年均降水量10多毫米与年均蒸发量3000多毫米的强烈对比;酷热与寒冷并存,形  成吐鲁番市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