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土建筑的传承发展及当代设计策略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世界的关注点愈来愈多的集中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生土建筑具有良好的环境评价和文化表现,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需求,但在当代发展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虽然当前对于生土建筑的研究理论并不匮乏,但建筑师在大量的设计实践中仍鲜有采用,技术因素的限制是关键。而这其中,除了价值判断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建筑师对于生土建造的技术手段缺乏较为完整的认知,在设计中无从着手。  文章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对生土建筑的设计运用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从生土建筑的概况、当代生土实践的经验与比较、当代生土建造限定性要素及建筑设计策略等方面对生土建筑的客观背景、当代发展与设计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建筑师的设计应用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最后一章是结论;第二章介绍生土建筑的概况,对生土建筑的发展格局进行讨论,指出生土建筑在当代发展的局限性;第三章对国内外部分现有生土实践典例进行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分析,指出生土建造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章节,针对前面几章提出的问题,从类型选择、环境条件、技术支撑等方面展开讨论,指出生土建筑在采光通风、结构、材料、建造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尝试为当代生土建筑的空间设计、平立面及构造细部设计提供较为清晰和完整的操作思路。  论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当代生土建筑设计策略的探讨,在重新认识生土建筑的同时,对基于建造限制的生土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建筑师能够对这一建造方式进行主动选择。生土建筑的设计虽然面临推广的限制,具有个案研究的特点,但对其发展的探讨,对促进文化和技术的延续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众多且分布较为广泛的民族之一。同时它是在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除了其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最基础的背景之外,还有中国儒家文化的共同作
中国古代城市以其独特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营造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古代城市根植于深厚的历史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蒂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我国传统村落赋予极大的关注,使人们对传统村落
天津市中心城区住宅建筑存量规模较大,建造年代、建筑层数和材料结构具有很强的多样性。住宅建筑存量的发展更替对资源环境影响很大,引起普遍关注,但是针对天津中心城区各类
“传统山麓私家园林基址环境与空间研究——以寄畅园为例”是以江南传统私家园林中,选址于城市郊野,且处于山麓位置的园林为对象,对它们的基址环境特征与空间设计规律进行理性量
本研究缘起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记忆却逐渐衰退的时代背景;以研究从1940年至今,乌鲁木齐市建筑和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为主要内容;探寻其建筑信码及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古村落由历史上的兴盛辉煌转向衰落,经济薄弱,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同时城镇化趋势蔓延等原因改变了村落的传统风貌,使其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80年代后国
自由曲面引入建筑设计,获得了丰硕的设计成果,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近十年来,自由曲面的应用更为深入。由早期几种基本曲面,发展为多种类型的自由曲面。关注点由形
学位
中国,一个历史不曾断裂的文明古国,一个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2/3的国土,无疑,拥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山地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将这两种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使之成为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