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和易感因素,评价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指标1,5-AG和氧化应激指标8-iso-PGF2α和SOD的改变,并探讨两者间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住院患者350例,入选292例,排除58例。根据病史和糖尿病抗体检查,将患者分为T1DM 38例,LADA 34例,T2DM 220例。根据回顾性调查问卷结果将患者分为无低血糖组144例,低血糖组148例(包括严重低血糖22例,症状性低血糖104例,无症状性低血糖28例,可疑症状性低血糖79例)。根据实验室指标Hb A1c值将患者分为血糖达标组(Hb A1c≤7%)44例、血糖控制欠佳组(7%<Hb A1c≤9%)133例和血糖控制差组(Hb A1c>9%)115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再次对其进行随访。比较分析T1DM、LADA和T2DM三组的一般资料、低血糖及自我血糖监测资料、实验室监测指标,比较低血糖组与无低血糖组的临床一般资料与实验室监测指标,比较3个月随访前后T1DM、LADA和T2DM三组的Hb A1c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用Elisa法及吡喃糖氧化酶法测定1,5-AG,比较血糖达标、血糖控制欠佳、血糖控制差三组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监测指标水平,比较住院前后1,5-AG的变化。比较有无低血糖组间血糖监测指标,比较T1DM、LADA和T2DM三组的血糖监测指标及其和8-iso-PGF2α、SOD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不一致,T1DM和LADA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高。2.低血糖事件最易发生于夜间,常见诱因包括进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等等。3.BMI较小、胰岛素注射次数较多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更高。4.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3月后随访结果显示Hb A1c和低血糖情况均得到改善,夜间低血糖值得关注。5.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性升高。6.Hb A1c≤7%,低血糖患者1,5-AG较高,在Hb A1c达标时,高水平的1,5-AG可间接提示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它与Hb A1c一起共同评价血糖控制情况。7.在LADA和T2DM人群中,1,5-AG与8-iso-PGF2α和SOD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1.本研究人群低血糖发生率为50.7%,T1DM和LADA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高。低血糖事件最常发生于夜间,进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等可诱发低血糖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3月后随访结果显示Hb A1c和低血糖情况均得到改善,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需要更加得到关注。2.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性升高。在Hb A1c达标时,高水平的1,5-AG可间接提示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可能,1,5-AG是临床上有意义的监测指标。3.T2DM、LADA患者血1,5-AG与8-iso-PGF2α、SOD显著性相关,在T2DM和LADA患者中测定血清1,5-AG水平,为评估体内的氧化应激情况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