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如何解读数学教材,如何运用教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三角函数”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套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中的体现进行界定。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宏观层面比较教材编写目标和章节编排顺序,微观层面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出发,比较教材六大微观模块中涉及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水平,得出以下结论:在宏观方面,新版教材将三角函数章节纳入函数模块,教材更具有整体性,而旧版教材则将三角函数内容单独编排成册;新版教材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使三角函数章节知识更为完整。在微观方面,新版教材的数学抽象素养在教材中的比例和水平均高于旧版教材;新版教材逻辑推理的比例高于旧版教材,且水平较高;旧版教材数学建模占比少于新版教材;旧版教材直观想象素养占比高于新版,而新版直观想象的水平高于旧版;新版教材数学运算素养的水平略高于旧版教材。基于研究所得结论,对“三角函数”一章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以下策略:借助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结合核心内容渗透数学建模素养;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丰富例习题的核心素养;增加信息技术的运用指导,提升直观想象素养。同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教师应研读并体会教材的整体性,把握函数教学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将函数概念的教学环节与数学建模过程相结合,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结合图形和数式完整呈现知识定义,综合运用数学核心素养;在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加入数学史,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并运用教学策略,对“三角函数的概念”一课进行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