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低功耗逐次逼近型A/D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是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接口的关键部件,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测控、医疗仪表、图像和音频等领域。逐次逼近结构的模数转换器由于具有中等精度和中等速度的特点,满足了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简称SoC)、传感器网络应用、医疗仪器、和工业测量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设计了一个电源电压为2.7V,精度为12位,速度为125kS/s的低功耗逐次逼近ADC。电路采用单端满摆幅输入,并具有低功耗模式。   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研究设计了一个分段电容式数模转换器(DAC),高端为4位,低端为8位,共有128个单位电容,减小了芯片面积,降低了动态功耗,而且高4位采用了寄生电容补偿的方法,保证了DAC高位的单调性;分段电容阵列的版图采用共中心的对称布局,以提高电容的匹配精度;对多级结构比较器进行了研究设计。采用了四级级联的结构,对于第一级采用了新型的失调补偿结构,仿真表明,在10MHz的频率下,最低失调电压降低到0.31mV,对于后三级采用开关电容失调补偿结构,整体的架构避免使用前置放大器从而使功耗做到最小;对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采用分模块设计方法,使用verilog-HDL描述、自动综合、布局布线生成,能够控制模拟部分完成逐次逼近过程,并可以根据片选信号时间长短控制芯片进入低功耗模式或者工作模式。   在完成ADC电路设计仿真的基础上,完成了整个电路的物理版图设计、后仿真及芯片的测试。该逐次逼近ADC采用CSMC0.5μm混合信号CMOS工艺设计制造,芯片面积为1.8mm×2.0mm,测试结果显示其INL指标达到±ILSB以内,DNL指标在绝大多数值上达到+-0.1LSB以内,在125kS/s的速率下,SNDR(信号噪声失真比)达到70.3dB,有效位数达到11.4位,正常模式下的功耗为1.8mW,低功耗模式下的功耗为8.1μW。
其他文献
本实验利用显微技术及透射电镜技术对小麦与叶锈菌(不同亲和程度)互作过程中小麦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原位检测技术对小麦与叶锈菌互
以NBS-LRR类R基因中的几个保守序列为依据合成寡核苷酸引物,并组成不同的引物组合,通过对两套玉米抗大斑病Ht基因近等基因系(OH43,OH43Ht,OH43Ht;B37,B37Ht,B37Ht)基因组DNA进
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以及盐胁迫对其结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盐度的提高,秋茄叶片下表皮气孔数量和密度减少;海
本文从接受教学现象入手分析接受教学的弊端,主张现代散文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从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现代散文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具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是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震动、声音和显示等形式主动提示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修正驾驶员无意识车道偏离,从而减少因车道偏离导致的
真核生物细胞周期中,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调整染色体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看重要的作用.这类翻译后修饰通常发生在四个核心组蛋白的氨基末端,其中包括乙酰化、甲基化、ADP-核糖
本实验研究了膨化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对中华鳖稚鳖(7.2—9.5g)摄食生长、身体组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氮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设计了四种膨化饲料,这四种饲料营养组成
21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各种微生物和致病菌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频繁。但由于安全制度建设的滞后、管理环节的薄弱以及生
以MIC-2000工控机及其板卡作为硬件,基于Windows CE 6.0实时操作系统开发现场控制站系统。对现场控制站系统采用可复用模块化分层设计思想设计开发。应用了多线程及线程优先
该文首先对专利益生菌株YK-1R通过16SrDNA全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菌种鉴定,在RDP数据库中比较分析后,表明其属于Bacillus subtilis,通过对芽孢杆菌属53个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