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引发了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竞争。由于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都是以人的全面充分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培养,因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实现教学艺术的普及,全面优化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学艺术往往只属于少数优秀教师的“专利”,很多教师无法摆脱对教学艺术创造的神秘感,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教学艺术创造理论的指导,而已有的教学艺术理论大多是表现论,对教学艺术创造实践的指导作用甚微。因此,对中学化学教学艺术创造的研究是十分紧迫需要的,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化学教学艺术创造是为更好地完成当前化学教学任务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远期目标,化学教师经事先充分准备、酝酿,师生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的真、奇、美的化学教学艺术的过程。本文初步探索了中学化学教学艺术创造的理论和一般过程,全文分为四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化学教学艺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化学教学艺术及其创造的特点和功能。化学教学艺术创造过程也是欣赏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化学教学艺术创造在化学教学艺术特点基础上体现了双主体性、创造与表现的同步性、情境性、反馈的即时性等特点。化学教学艺术创造具有促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学生创造力、实现教学相长等方面的功能。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学教学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和条件。现代中学化学教学艺术的创造并非随心所欲,它有着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如教育哲学的“真、善、美”统一原理要求教学艺术的“美”应在“真”的基础上与“善”有机统一起来;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要求优化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艺术效果;创造学理论则强调每位教师都可以创造出教学艺术;它还有心理学、教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育学、化学科学、美学与艺术学等学科基础.教学艺术创造实践还需要利于创造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当教学艺术创造的机缘存在时,即当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与客体得以契合的活的条件具备时,师生就可以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一门辩证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因此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化学教学艺术创造的辩证关系和技法。化学教学艺术创造不仅要充分认识教学艺术的一般辩证关系,还要恰当处理化学教学艺术所特有的辩证关系.教学艺术创造需要借助一定的创造技法。所谓创造技法是指基于创造的原理进行教学艺术创造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易于学习和掌握,例如,群体激励创造法、需求创造法等等。运用创造技法不但能帮助教师解除对教学艺术创造的神秘感,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艺术创造的效率,从而使创造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部分,也是本文重点,探索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创造的一般过程。教学艺术创造的真正舞台是课堂,要有效创造化学课堂教学艺术,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化学教学艺术创造的一般过程。笔者把它概括为四个阶段:(1)准备创造阶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准备.(2)酝酿创造阶段。它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艺术设计、效果预测、补充完善等过程。有的环节要经过多次的重复、修改完善。(3)实施创造阶段。创造课堂教学“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一般有:引课、展开、高潮、结课等几个相继展开的环节,其中交织着多种教学艺术形式,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4)总结升华阶段。教师课后自我反思和感悟,可以加快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最后,选取了“氨的性质”教学实例,分析了具体化学教学任务和情境之下课堂教学艺术创造的过程,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师和高师学生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