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赫伯特诗歌中的上帝形象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是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诗人和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赫伯特于1633年出版诗集《圣殿》,他在诗集中抒发了对上帝的高度虔诚,表达了“上帝之爱比女人之爱更为可敬”的主题。一直以来,“人与上帝的关系”成为赫伯特诗歌中永恒的表现主题。本文以赫伯特的诗集《圣殿》作为研究的文本,分三个部分阐述了赫伯特诗集《圣殿》中的上帝形象。第一章所写的是上帝作为“权威的化身”。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上帝的权利至高无上,他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将人类从罪恶与苦难的深渊之中解救出来。本章共分三部分具体阐述了上帝形象:创世主、救世主以及贵族,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上帝的权威,并体现了人类对上帝的崇敬、热爱、赞美以及服从。第二章是上帝作为“慈爱的化身”。上帝不仅仅全能、无所不在,同时对人类充满了慈爱之心,上帝不再是中世纪时严酷冷淡、充满仇恨、让人望而生畏的形象,而转变为爱的化身。乔治·赫伯特诗歌中的上帝对人类身怀怜悯,他关怀每个人,即使他们身份普通、卑微。本章着重从父子关系、爱人关系以及主客关系三个层次探讨了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奠定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和谐,突出上帝的仁爱。第三章是上帝作为“平民的化身”。在《圣殿》中,赫伯特形象地将上帝刻画成降落凡间的平民,关心和爱护着人类。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上帝的平民特质:第一部分写作为园丁的上帝,将上帝与人之间描写成园丁与花草的关系,人要接受上帝之爱的滋养才能逐渐成长,表现上帝之爱无处不在。第二部分是作为朋友的上帝,倾听和关爱他的友人。第三部分是作为牧羊人的上帝,将上帝与人之间描述成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人类时刻处于牧羊人的庇护之下。通过上帝的这三种形象充分体现了上帝的平民特质。
其他文献
教师反馈话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回答的状况以及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鉴于此,笔者试图解决以下几
前苏联大思想家巴赫金在1984年通过对文学语篇的研究提出了与传统语言学相对立的超语言学。超语言学是另一种研究语言的方式,它把语言看作是生活中活的运用而不是无生命的存在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习者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却产不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研究者认为,这是他们语法知识匮乏所致。然而,即使学习者掌握了语法能力,但是随
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 lIgnition Facility,NIF)建设和试运转完成后,2010年将开始进行正式点火实验。调试工作包括进行一系列优化和测试实验,以获取点火实验所必需的关键激光
随着全球性生态思潮的高涨,翻译学在继语言转向,文化转向之后已经走向新时期的生态转向。在此背景下,胡庚申以西方达尔文进化论为起点,立足于千年以来华夏文明的生态智慧,提出了“
油画的意义2014年9月20日下午1时,大型油画展览“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内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
11月9日,海尔中央空调在青岛举办了“全球首个中央空调互联工厂一周年庆典”活动,来自科技、暖通、财经、新闻综合等200余家主流电视、平面、网络媒体编辑、记者零距离体验了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从外国翻译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越来越为中外翻译理论家所重视;而随着文化研究的发展,一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