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三峡辞赋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辞赋是中国辞赋史上独特的文学存在,但截至目前,搜集、整理并系统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从《历代赋汇》、《全晋文》、《全汉赋》、《全唐文》、《全宋文》、《全辽文》、《全元文》、《全明文》、《明文海》、《明文在》、《艺文类聚》、《文苑英华》以及近现代众多赋集中搜集整理出28篇清代以前的三峡辞赋(整理成果参见附录),在文献清理的基础上,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质做整体观照,进而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揭示其文化内涵,以期丰富中国辞赋史的研究。  绪言部分,主要梳理了清前三峡辞赋的研究现状,说明了选题意义、研究价值以及研究计划,其中研究现状主要从文献研究、文学作品研究两个方面着手。  正文部分分以下四章展开: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三峡”的空间范围和历时演化,在辨析了“辞”“赋”关系前提下,界定了“三峡辞赋”的指涉范围,进而简述清前三峡辞赋的创作概况。其次分析了“三峡辞赋”的创作动因。文章指出,自然风物启迪文思、山水审美意识发展与崇尚人文美传统的相互作用、流寓经历是“三峡辞赋”的主要创作动因。  第二章,从自然风物、神话传说、历史遗迹三方面统摄清前三峡辞赋的主要内容,选取宋玉《高唐赋》《神女赋》、郭璞《江赋》、苏轼苏辙的同题创作《屈原庙赋》、苏轼的《滟滪堆赋》、苏辙的《巫山赋》、欧阳修《黄杨树子赋》为文学个案,对以上三个方面内容展开全面分析,旨在观察三峡辞赋独特的地域文化呈现。  第三章,从意境、气势、用典、铺陈、情景等方面分析三峡辞赋独特的艺术表达。文章认为,三峡辞赋意境之深远,气势之雄壮,风格之奇幻,与楚文化高度契合,是楚文化的辞赋表达,而作为独特的文学存在,三峡辞赋之用典、铺陈又给楚文化增添了深情绵密的质素,二者相与激荡,形成了中国文学史的特殊奇观。  第四章,尝试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地域文化、神女文化、政治文化、流寓文化四个方面聚焦三峡辞赋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为本论文研究旨归。
其他文献
在水冷辅助工艺条件下对1.8mm厚的2524-T3铝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单道对接焊试验,并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断口形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转速2400r/min、焊速150
你怀抱庞然大物,稳稳居于下位  沉重的虚空被推出又拉回  军师反复盘算,旋涡里疾行智慧  拉磨的驴子是慢性子的千里马  前一圈碾压后一圈  时间的碎銀白花花  伸手、拍腿、跳起、欢呼雀跃  热血流淌进旧皮囊,冷暖相遇于一瞬  徐疾倒序,远去与归来同程  阴阳浑然一体  独自造城开战,瞒天过海、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无中生有、顺手牵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为上  你在暮色中原地搏杀  左手与右手拱
期刊
介绍一种基于MSC1210Y5内部集成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Σ-Δ模/数转换器的电子温度计;详细说明该电子温度计的硬件构成及其基于过采样和求均值算法的设计方法,并对现场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该温度计完全满足常规环境下测量温度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汉语词汇演变中,颜色词独树一帜。本文以上古颜色词为考察对象,藉助上古辞书和现代方言词典,描写其分布,观察它在现代南方方言中的传承,力图揭示汉语颜色词在词汇史上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