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基因EPAS1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人群定居青藏高原距今至少1万年的时间。高原极端环境特别是高海拔低氧是人类唯一无法借助传统手段克服的环境压力。藏族人群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群相比,对高海拔低氧的极端环境表现出极佳的适应性。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低氧代谢相关基因EPAS1在藏族人群中存在着极为强烈的达尔文正选择信号。在EPAS1基因序列中,藏族人群存在许多富集的的衍生型突变,并构成了藏族人群特异的单倍型。这提示EPAS1基因对藏族人群的高原低氧适应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EPAS1基因编码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直接参与调控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影响血红蛋白的含量。在低氧环境的作用下,HIF-α与HIF-β会形成二聚物结合于低氧应答元件HREs从而控制下游许多低氧代谢通路中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之前有研究者发现藏族EPAS1基因单倍型与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相似,但与包括汉族和非洲人群在内的其他人群的不相似,并且在藏族人群EPAS1基因intron-2中有一个5-SNP motif(AGGAA)与高原低氧适应高度相关,仅存在于藏族人群和丹尼索瓦人中。他们由此推测藏族人群EPAS1特异的高原低氧适应性单倍型可能是通过基因渗透从丹尼索瓦人获得的。随后有研究发现,藏族人群EPAS1基因下游~80 kb处存在一个藏族特有的拷贝数变异TED(Tibetan EnrichedDeletion),90%的藏族人群都携带有TED,平原地区人群仅有3%携带TED。但是,TED区域在丹尼索瓦人并不存在。因此,藏族人群EPAS1基因适应型突变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本研究对亚洲9个平原地区人群EPAS1基因intron-2上两个选择信号较强的SNP位点(rs149594770和rs73926265)进行了基因分型,发现有6个人群携带有衍生型(适应性)突变。进一步对携带衍生型突变的个体的TED区域做检测发现其中58%的个体携带有TED,并存在3个纯合子。随后,我们对这些个体的intron-2部分区域进行了重测序。结合从数据库收集的24个世界各地的平原地区人群,以及实验室前期发表的藏族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藏族人群拥有相似单倍型的人群包括BEB(孟加拉国人群)、CHB(中国北方汉族)、CHS(中国南方汉族)、兰州汉族、大连汉族、CDX(西双版纳傣族)、KHV(越南胡志明市京族)、EA(东亚人群中的达斡尔族和纳西族个体)、SA(南亚人群中的勃律个体)、CAM(柬埔寨人群)、云南布朗族以及丹尼索瓦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藏族人群EPAS1基因的多态性模式以及适应性单倍型可能同时来源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渗透和其他人群的基因交流。东亚平原人群中EPAS1藏族特异的单倍型频率很低,可能源于最近的基因交流。
其他文献
对流层环境,特别是降雨是影响10GHz以上频段地空无线电系统的重要因素,地空无线电系统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对流层传播特性.该文系统论述了影响10GHz以上频段地空路径电波传播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无线局域网作为对传统有线网络的补充,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能有效的增强办公的移动性外,在很多不适合进行有线网络布线的地区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本论文所要描述的设计
辐射引起的旁效应已经被证明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系。但目前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到旁效应与其它因子共作用的遗传毒性,然而该领域的研究对开发辐射旁效应的医疗应用价值有着十分重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ple but effective framework for lane boundary detection, called Spin Net. Considering that cars or pedestrians often occlude lane boundaries and that the local features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是一种细菌间信息交流的机制。不同细菌合成和分泌不同的信号分子,其浓度随着细菌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即启动细菌特定基因的表达。N-3-
ERα/PR/HER2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预后最差的乳腺癌类型。目前TNBC的治疗还停留在传统的化疗水平,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高,并且容易转移。目前亟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
铁、铬的还原是环境中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铁是存在于地壳中主要的元素,是土壤的活性组分,铁的还原对水稻土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铬在工业上的大量应用,铬已经成
学位
随着GaN材料研究的逐步成熟和器件的应用,InN和高InN组分的InGaN材料自从2002年以来成为氮化物半导体研究中的另一个热点。高质量InN薄膜的制备发现其禁带宽度和早期报道的1.8
本课题在深入理解基于传播的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纯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及方法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基于传播的相位衬度锥束XCT成像理论及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