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尸子》辑本七个,蔚为可观,但《尸子》辑佚仍未完结,关于《尸子》本身真伪的争论及其作者的分歧在学术界也难以形成定论。因《尸子》成书时代久远,除非地不爱宝,另有发现,试图恢复《尸子》原貌已不可能,但我们应该力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貌。本书对《尸子》合辑,锐意找出诸本的异同得失,以为《尸子》原貌恢复工作尽微薄之力。 校勘过程中,对征引《尸子》之书择取善本,主要运用他校、对校,兼采本校、理校等法进行。本着“多闻阙疑”的原则,尽列各本异同、各家之言,不妄下断语。明显因印刷致误之处,径改,不出校记。 注释 力求详尽,以“普及《尸子》”为目标,故出注较详,条目较多,基本采取不重复出注的方式,个别关键词语例外。 译文 以直译为主,兼采意译。在“信达”的基础上,力求“雅”,最大限度地做到忠实原文,使语言顺畅,优美。 题解 《尸子》上卷题解则依据题目力求更全面地概括出各篇旨意。下卷无篇目,各辑本所辑内容和编排顺序也各不同,兹以类相从,略拟类名,概括出内涵。 基于校、注、译及题解,另撰《尸子》五论,即: 一、论诸家辑本的异同得失。 二、论历代对《尸子》其人其书的考辨。 三、论尸子的编著方式和论证特点。 四、论尸子的基本内容与主体思想。 五、论尸子对后世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