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重金属高背景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砷变化特征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环江县是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属矿藏较多的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偏高,该地区石漠化的加剧带来潜在环境生态风险,甚至威胁到周边农田土壤环境和粮食安全生产。石漠化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研究能够为当地石漠化治理中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然而相关研究不足。本研究以环江县石漠化程度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砷的含量和形态变化特征,并进行土柱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中砷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表层土壤中砷含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土壤中砷的变化范围为29.13~117.67 mg/kg,中度石漠化土壤中砷均值最高,为99.36 mg/kg,轻度石漠化其次,为68.84 mg/kg,重度石漠化和对照均值分别为60.45 mg/kg、43.82 mg/kg。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中砷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5种形态砷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残渣态。残渣态比例最大,平均占50%以上,最高达74%;其次是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10%~20%;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最小,弱酸提取态变化范围为1%~5%,水溶态则为0.8%~2%。同时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随坡面位置由上到下呈递减趋势,而残渣态则呈递增趋势。  (2)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各石漠化程度土壤颗粒粒径组成均以>2 mm的粒度为主,且比例最高达89.86%,随石漠化程度加剧,比例下降。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砷含量差异显著(P<0.05),粒径在0.2~0.6 mm范围土壤颗粒中砷含量最高,随粒径增大,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土壤全氮、全硫、铅、锌、铜含量随石漠化程度加剧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石漠程度化加剧显著降低。土壤pH随石漠化程度加剧逐渐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对照土壤pH为5.05,而重度石漠化土壤pH为6.48。土壤Eh随石漠化程度加剧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对照土壤Eh为272,重度石漠化土壤Eh为245。  (3)土柱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中砷在土壤剖面的迁移不同,6~7 cm土层中砷含量较高,但重度石漠化土壤中砷的迁移量最大。
其他文献
学位
聚丙烯(PP)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材料,但由于聚丙烯膜自身较强的疏水性,使得聚丙烯微孔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容易产生膜污染,因而限制了聚丙烯微孔膜在许多领域的应用。 本文采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的IF钢(InterstitialFreeSteel)具有优异的成形性能,其塑性应变比达2.0以上,但强度较低。为实现汽车的进一步减重和节能,开发了抗拉强度大于350MPa的高强IF钢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河口海湾潮间带的常见木本植物群落。作为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栖动物与红树林植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
1rn上周,我在刷微博时看到了一个追星女孩的故事.看完视频后,我差点泪目.rn八年前,高三的小苪抱着一捧亲手叠的纸玫瑰去见自己的偶像刘惜君,对偶像说自己要考一所播音主持的
期刊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常用化学发光试剂,讨论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归纳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及其在大气、水、土壤
自从徽信里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以后,我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无论男女,大家都很喜欢发食物的照片,并且通常会配这样一句话:“留学就像新东方,厨艺逐年见长.”rn食物大概
期刊
近年来,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对包括有机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在内的多种物质实现负载。目前,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