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由法律规定、适 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由国家和社会予以保障的教育。义务教育的本质就是均衡发展,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均衡发展要求必须拥有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而在所有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在东部地区很早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在西部一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在 教育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应首先满足各地区各学校对教师资源的需求,即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教师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对相关部门和样本学校老师及学校负责人的深度访谈,收 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经分析发现两个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存在着:教师总体数量缺乏,区域分布很不均衡;乡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较少,后期培训跟不上;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生活艰苦;教 师队伍稳定性差等六方面的问题。形 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方教育供给存在差异;重 点学校建设的制度加剧了义务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发展;“ 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的影响;现行师资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等。针对两个少数民族县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本 文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教师均衡配置的策略: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完善和优化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方式配置教师;改革现有教育评估制度;规范教师工资等七条建议。期望通过上述建议对策的执行,推进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