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肃南县和积石山县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77059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由法律规定、适 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由国家和社会予以保障的教育。义务教育的本质就是均衡发展,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均衡发展要求必须拥有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而在所有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在东部地区很早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在西部一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在 教育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应首先满足各地区各学校对教师资源的需求,即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教师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对相关部门和样本学校老师及学校负责人的深度访谈,收 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经分析发现两个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存在着:教师总体数量缺乏,区域分布很不均衡;乡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较少,后期培训跟不上;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生活艰苦;教 师队伍稳定性差等六方面的问题。形 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方教育供给存在差异;重 点学校建设的制度加剧了义务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发展;“ 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的影响;现行师资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等。针对两个少数民族县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本 文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教师均衡配置的策略: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完善和优化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方式配置教师;改革现有教育评估制度;规范教师工资等七条建议。期望通过上述建议对策的执行,推进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县义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自动化和机械化使得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转变,运动和体力劳动
迎新工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开端,是展示大学风采的有利时机,也是面向社会提升大学形象的良好机遇。学校是传播和生成文化的主要载体,如何促使迎新工作多一份对文化的关注与浸润,是
随着军队初级指挥院校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院校的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突出任职能力培养,满足岗位任职需要,已经成为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在教育转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