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公私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为地方政府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有效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项目区分理论中将基础设施项目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三大类。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因其兼具公益性与经营性,利益相关者众多、实施细节复杂、经营周期长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而现阶段我国绩效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导致项目实施绩效水平不佳。因此,如何对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提高项目实施全过程绩效水平,实现公共效益最大化是值得探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基于DPSIR模型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构建了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论文首先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对PPP模式、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界定了论文研究主体及研究对象,阐述了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理论。其次,通过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初步筛选了28个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采用专家调查及统计分析确定了24个关键性能指标,结合DPSIR模型建立起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再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熵值法与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构建了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上述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杭州地铁1号线项目进行应用研究,得出评价结果为良好,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并通过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绩效评价结果对比验证,表明了该评价模型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对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绩效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及建议。论文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一套包含5个维度、24个关键绩效指标的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引入物元可拓模型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构建了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物元可拓模型在评价过程中的局限性,提高了模型的运算效率,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对后续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水稻生长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中国农业系统模型(ChinaAgrosys)"在整个长江流域水稻发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方面的模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发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4d、2.4、2010 kg.hm-2,相对误差分别在-10%~11%、-30%~30%、-23%~24%,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时期水
针对常规基于S型基函数的模糊神经网络存在随模糊控制规则数目增加导致中间层节点激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模糊高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给出了优化的模糊神经网
将虚拟桌面技术与用户身份认证系统、自动化办公邮件系统相结合,在信息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医院的临床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可通过虚拟机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高职教育定位研究一直在进行,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在逐步探索高职定位,至今似乎已有定论,但目前在体现"高等"含义上显得不足。"高等"可在高层次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素质,高层次的
某钨矿尾矿库废水中含有大量水玻璃,悬浮物难以沉降,对下游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采用石灰脱稳-絮凝剂沉降法处理该废水,取得较好处理效果,显示了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