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社区支持研究——重庆市Z社区个案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社会的全方位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产生,并在单位制解体后进入城市社区。这类新型城市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失业职工、较早离退休人员、有劳动能力的“体制外”人员以及农民工,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也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 城市社区社会性弱势群体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的发展与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性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一个社区作为个案研究,力图通过对个案的“解剖”,深入地了解整个重庆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普遍状况。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社会学方法,了解了社区及社会性弱势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导致这类群体弱势的多种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所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本文在社会支持、社区治理等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基本构想。社区支持网络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载体,以社会性弱势群体为主要客体,由政府、社会等外界力量提供大力支持的互助型社区支持网络,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管理体制及社区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既可以为社会性弱势群体提供物质生活上的支持,使其摆脱贫困,又可以纠正其存在的心理误区,提高 “抗风险”能力,还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潜在优势,提高他们的个人自我支持能力,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并为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
其他文献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维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精准思维、危机管理性思维、积极主动性思维,因而运用底线思维,精准确立底线是前提、坚决守住底线是关键、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而行政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本文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批判、继
社会在快速进步,高校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学校鼓励学生创建社团以丰富校园文化.有的学生社团不适应新需求被注销或是改革合并,同时有新的社团产生、建立.本文介绍了社团成立及
“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才”。当今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无论大到一个国家,还是小到一个区域,发展的关键靠人才。作为我国行政体制建制中最小的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