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一道防线,通过“拦、蓄、淤”,既能将洪水泥沙就地拦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下游洪灾风险,又能形成坝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淤地坝运行风险增加,险情屡有发生,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突发性强降雨频发,进一步增加了淤地坝的洪水风险。本文以黄土高原韭园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韭园沟流域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文演变规律分析揭示了流域水文变化规律及关系演变规律,不仅反映了韭园沟流域降雨及径流逐年降低的趋势,也揭示了淤地坝工程建设对减少流域水土流失具有显著的作用。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54.4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1%,年内降雨分布极度不均;而汛期径流量仅占全年的56.3%,说明淤地坝工程等水保措施在汛期对洪水的拦截效果显著;1977年淤地坝系布局调整后,多年平均产沙量降低了约21倍,成效显著;韭园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多集中在6h以内,因此年最大6h降雨频率分析可以反映韭园沟流域设计降雨特征。(2)淤地坝系溃决过程动态模拟,对淤地坝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淤地坝系编码及分级可以明确淤地坝系拓扑关系,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过程模拟的基础。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可分为9级;可以抵御20年、50年、500年一遇降雨的淤地坝分别为68.5%、45.2%、35.6%;在遭遇暴雨后,约19.2%的淤地坝在20min内溃决,约42.6%的淤地坝在3h内溃决,占溃决淤地坝的62.2%,多数病险淤地坝难于抵御连续3h的暴雨;说明降雨量的增加不仅增高流域溃坝数量,且加快淤地坝溃决时间,强降雨是淤地坝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3)淤地坝系洪灾淹没损失是定量评估淤地坝洪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结果表明:5年、20年、100年、500年一遇降雨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分别为:31.2万、51.0万、58.3万、66.5万元,造成生态环境损失分别为:19.0万、31.1万、35.6万、40.6万元;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损失量显著增大,使当地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环境和谐受到破坏,其中龙王庙坝、韭园坝、马张咀坝、范山大坝、劳里峁坝、蒲家洼大坝、二郎岔1#坝损失较大,应作为重点防护对象。(4)淤地坝洪灾风险因子的提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是淤地坝系洪灾溃决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流域淤地坝系风险程度定量分析的必要过程。结果显示:淤地坝系洪灾风险可分为4项一级指标及12项二级指标;韭园沟流域24.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中度危险,72.6%的淤地坝综合风险为轻度危险,2.7%的淤地坝综合风险基本安全;对于各项一级风险,工程风险分布较为均匀,环境风险普遍偏大,损失风险较为集中,管理风险普遍较为严重;在后续的淤地坝除险加固及新建淤地坝时,应特别注重淤地坝的管理,加强淤地坝系风险应急预警能力,加快完善淤地坝管理体系,尤其在人群密集区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病险淤地坝风险分散与转移,切实保证人民生活及财产安全。
其他文献
为探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直播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分蘖成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以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
分布式发电技术因其绿色、环保优点,已逐渐成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并网逆变器作为分布式发电单元与电网的能量转接口,起到分布式能源与电网之间的能
Nrf2-ARE(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是抗氧化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是细胞对抗病毒感染所引起氧化应激最重要的防御系统。Nrf2抗氧化通路不仅是天然免疫和病毒调控研究领域的
水稻(Oryza Sativa L.)的穗顶退化对水稻产量有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目前为止,水稻穗顶退化的分子机理研究较少,也未形成相应的分子调控网络。所以对穗顶退化的分子遗传
热中子照相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国土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推进热中子照相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发展小型化可移动式中
家蚕(Bombyx mori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对农药极其敏感。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IGRS)因其高效、高选择性、对人畜安全,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桑园常与农田、果园、菜
糖酵解是影响畜禽肉品质的重要生化途径,决定宰后肌肉成熟进程,对肉品质产生巨大影响。糖原磷酸化酶是糖原分解过程的限速酶,通过糖酵解影响肉品质。已有研究表明,活体中糖原
JMJD2D,也被称作KDM4D,属于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的一员,其主要功能是移除H3K9me2和H3K9me3上的甲基基团。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不同,它缺少了 Tudor和PHD结构域,分子量也
陇东地区长3油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研究其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区18 口关键井,大量岩心、铸体薄片、SEM扫描电
【研究目的】了解临沂地区6-36月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及现状,分析各年龄段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过敏性疾病等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