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法人行为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各类法人需经登记才能成立,但法人登记的前提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人成立的实质性要件。因而在法人登记前,需要设立人先行实施相关行为,以完善法人成立需要具备的实质性要件。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公司领域,往往存在着大量的设立人在法人设立阶段就展开相应营业活动的情况。借鉴英美法上“先公司合同”的概念,上述设立人在法人设立阶段实施的,为成立后法人的利益或者与成立后法人利益相关联的行为,可称为“先法人行为”。先法人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如何归属?《民法典》第七十五条作为《民法典》编纂中新增的条款,虽然对先法人行为的法律后果有所规定,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局限:一方面,对于《民法典》第七十五条的解释,实务界与学术界均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势必引发司法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影响《民法典》的正确实施。另一方面,《民法典》第七十五只规定了“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对于设立人非以设立法人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原则上不能适用《民法典》第七十五条,需要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范对其法律后果予以判断。基于此,对先法人行为制度予以系统化研究,从而为相关理论的发展以及指导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先法人行为概念的确立。在《民法典》所构造的规范体系中,先法人行为的概念并非规范意义上的表达。对于先法人行为概念的提出,本文应承担相应的论证责任。先法人行为概念从无到有的缘由,是因为我国民事立法对于设立人在法人设立阶段实施相关行为的规制,经历了“从公司到法人”以及“从单一行为到多元行为”的立法变迁。先法人行为概念的形成,借鉴于英美法上先公司合同的概念,乃采“时间+法律事实”的双重标准。先法人行为概念的提出,契合《民法典》第七十五条的体系定位,符合体系化法典概念抽象之标准。先法人行为可以从主体、目的、基础法律关系三个基础维度予以类型化。第二章,先法人行为的主体。作为先法人行为的实施者,设立人的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归属。我国既有关于设立人法律地位的学说,均试图用一个传统的民法理论从宏观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未能从设立人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与内容层面入手,以微观的角度对设立人的法律地位予以解释。英美法上的设立人信义义务理论可资借鉴,但需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作出中国化的解释。虽然《民法典》并未承认作为民事主体的设立中法人,但设立中法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实体性与组织性,应定位为无权利能力组织,并可修正地参照适用《民法典》合同编合伙合同一章的相关规定。第三章,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判断标准与模式。对于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判断,主要存在着“行为外观标准”与“实质利益标准”这两种基础标准。“行为外观标准”根据先法人行为呈现的行为外观判断其法律后果,其本质上是事实判断结论,是对既存法律规范或相关事实的严守与表达,是“对存在先法人行为纠纷的确认”“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坚守”“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尊重”以及“对司法解释定位的维护”。“实质利益标准”通过先法人行为的实际获益主体的确定来判断先法人行为的法律后果,其本质上是价值判断结论,是立法者平衡设立人、法人以及第三人之间利益后作出的价值判断。通过对“行为外观标准”与“实质利益标准”以不同的逻辑形式予以组合,可以得出不同的判断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模式。通过对《民法典》第七十五条的立法考察可以得出,立法者在《民法典》第七十五条中预设了单一的“实质利益标准”。第四章,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体系化判断。在体系化适用的视角下,对于先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的判断,宜采“实质利益标准→行为外观标准的递进模式”与“法律后果承受与民事责任承担的区分路径”这两种路径: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判断是否适用《民法典》第七十五条,其核心在于先法人设立行为的判断;后者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民法典》的体系融洽。设立人为设立法人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设立法人的必要行为与开业准备行为,前者采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方式,后者宜从比例原则与动态体系论的路径出发,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得出妥适性的结论。对于设立人非为设立法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论设立人以何种名义,应以有效为原则,设立人为该合同的当事人。法人成立以后,基于不同的情况,可分别参照适无权代理规则或隐名代理规定对合同予以追认。法人对合同予以追认后成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设立人并不自动免责,而是承担保证法人能够按约定履行合同的责任。第五章,先法人行为制度的程序实现与保障。先法人行为规则的落脚点,仍是司法实践,故有必要对先法人行为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构造予以研究与明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规定》仅在公司层面就其先法人行为予以了规定,不能涉及其他类型的法人,宜结合《民法典》第七十五条新增“法人设立纠纷”案由。对于公司以外法人的先法人行为纠纷案件,由于《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未规定特殊的管辖规则,只能依据当事人选择的案由以及产生纠纷的基础法律关系决定管辖法院。关于先法人行为纠纷案件适格主体的选取,应结合先法人行为权利义务的归属予以确定。法人成立后,可以第三人的方式加入成立前就已进入诉讼系属的先法人行为纠纷案件。对于先法人行为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的分配,原则上应遵循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标准,但对于“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民事活动”“法人成立后对合同予以追认”以及“第三人行使选择权”等相关事实要件的证明责任,宜根据公平原则予以妥当的分配。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丛书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主编:杨国桢副主编:程福臻开本:16开定价:355元(9本)购书电话:010—64034725招收赴美攻读物理博士生考试)的10年教学内容与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所涵盖的内容有相当的深度与广度,系统性与科学的严谨性突出;另外,注重普通物理与理论物理的关联与融合、各本书物理内容的相互呼应。配套的习题解答适合广大教师选用。
期刊
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在大脑发育未成熟阶段受到非进行性但永久存在的脑损害,形成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脑瘫以外科手术、康复训练、药物等为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是脑瘫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舒筋健脑方治疗脑瘫临床疗效良好,但其具体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的创作正值英国社会变革与危机共存之时。她的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既包括女性作家普遍关注的家庭日常,也包含鲜有作家敢正面交锋的“堕落女子”话题和公认为棘手难办的工业化问题,反映出她对19世纪英国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怀和积极回应,展现出强烈的“共同体冲动”。学界对同时代其他作家如狄更斯和艾略特作品中的共同体已有关注,但仅有少量的章节提及盖斯凯尔作品中的共同体表征,因此
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绪论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分别综述了插层反应机制、合金反应机制和转化反应机制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锂离子电容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实验部分本文选择基于转化反应机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了 Co3O4,NiCo2O4,Mn3O4和MnO电极材料。分别借助缺陷工程、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和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愈发渴望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而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桥梁的孔子学院也开始更为广泛而深入地走进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其中就包括与中国往来密切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在组织层面,孔子学院在吉国无论是在汉语教学、文化交流,还是在加深两国关系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个人层面,赴吉国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会普遍出现文化不适应的情况。汉语教师志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动期和缓解期寒热证候分布规律及UC不同阶段温度受体TRPs表达特征与中医寒热证型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1、通过计算机检索近10年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上有关UC中医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经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选择符合本研究的文献资料,采用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外语教育实现了由培养单一的外语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转型,相关政策从提出到广泛实施,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但关于政策演进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本研究以全国外语院校中最早开设非外语类专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度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发生从培养单一的外语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转型?(2)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从单一学校的实践到成为全国外语教育
南美洲是当前区域一体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区域一体化已经从经济领域延伸至政治和社会领域。在社会一体化层面,南美洲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区域移民治理机制,这一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南美洲区域内的人员流动,保障了移民在目的国的权利,为南美洲公民身份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阿根廷作为南美洲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在区域移民治理机制的制定、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以阿根廷为例,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入手,将区域
页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层状沉积岩。在边坡工程、隧道工程、页岩气工程等实际工程中,页岩层理及其走向一方面会导致结构强度降低、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又利用水力压裂技术构造复杂裂缝网络。可见,对页岩失效机制的研究对实际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重庆石柱地区页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页岩声发射规律和宏观失效特征,深入解析了页岩微损伤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