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脑型利钠肽(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用于评估儿童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同时探究儿童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2004年1月~2016年8月共12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40例合并ADHF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心功能分级(改良ROSS评分)、血清检验结果(BNP、CK-MB、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LVEF、LVEDd、LVEDs、IVSD)、心电图、胸片等资料。回顾性分析BN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改良ROSS评分、LVEF、LVEDd、IVSD等相应指标的相关性。(2)随访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激素使用情况及生存情况。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BNP、改良ROSS评分、LVEF、LVEDd等在ADHF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HF治疗前BNP与改良ROSS评分值呈正相关(R=0.936,P<0.01),与LVEF负相关(R=-0.838,P<0.01),与LVEDd轻微相关(R=-0.318,P=0.046<0.05),与IVSD呈负相关(R=-0.551,P<0.01),ADHF治疗后BNP与改良ROSS评分值仍然呈正相关(R=0.959,P<0.01),但BNP与LVEF及LVEDd、IVSD等心室重构指标无明显相关。可见ADHF治疗前BNP与心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但当心衰症状明显控制及BNP水平明显下降甚至正常时心脏重构并无明显改善。(2)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失访组、死亡组、存活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DCM死亡组在入院时年龄(月)、改良ROSS评分、BNP、心胸比例、CK-MB、肌钙蛋白高于儿童DCM存活组,LVEF低于存活组,且在是否合并心律失常、是否使用激素治疗上均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ROSS评分、BNP、心胸比例、是否合并心律失常是DCM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1)儿童扩张型心肌病血清BNP水平与AD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BNP水平结合改良ROSS评分和LVEF评价ADHF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价值,而BNP水平评估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究。(2)评估儿童DCM预后需结合BNP、改良ROSS评分、心胸比例、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综合分析。发病年龄、CK-MB、肌钙蛋白、LVEF、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对预后影响不大,仅可作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