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05-2016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TAD)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利用MSI指数、TC指数、RCA指数和GL指数对金砖五国服务贸易各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在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较强,印度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但总的来说,除印度外,其余金砖四国在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普遍较差,中国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部门的TC指数值和RCA指数值均较低,其国际竞争力较差。另外,本文在波特菱形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货物出口额和服务贸易开放度作为解释变量,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可以促进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最后针对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开创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与金砖国家合作,共同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作为人类应对人工智能伦理挑战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数量逐渐增多。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研究多限于研究某一部或几部准则文本,少有对目前大量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进行回顾与评价,并对准则的制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针对性的建议应该根据目前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特点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当下50部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所呈现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细化和完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建议。  本文聚焦人工智能
道德作为人们在群体间以及社会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乡村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也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乡村道德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只有乡村道德得到有效的建设,乡村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提升,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会稳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普及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深刻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为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有效促进了农村建设。然而,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远未完成,很多村落的信息化建设并未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方面的平台和网络体系仍较为匮乏,在为农村经济的纵深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仍显得不足。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口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发展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根本特征,它是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现代性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统治,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但它只是一种理性的幻想,一种彼岸世界的迷梦。现代性造成了人类现实生命以及生活的否定,产生了现代社会人的异化状态。  现代西方哲学家都对现代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他们的批判始终没有摆脱现代性的思维模式,始终是站在思维与存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来批判的,没有摆脱现代性的理论视阈。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大学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更是如此。但当代大学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也遭到了许多教育家的批评。当代大学的问题和危机蕴藏在社会发展的现代性进程中。自古代开始,大学就是人类社会生存样态的表征,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变迁。历史上,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和变革都无不与大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引
学位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全新的文明样态,它涉及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综合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生态文明的提出和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人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生态危机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而是始终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相伴随。人类从采集狩猎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再进入工业社会,一直存在着对自然界的侵扰,从自身在生物界食物链中基本的生存需求到不断扩大的各
休谟的怀疑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对已有信念的依据的怀疑上。一方面,这种怀疑主要是建立在经验论的基础上的。休谟的怀疑主义一方面是对以洛克和贝克莱为代表的经验论原则的贯彻和发展,这一发展将经验论推进到它的逻辑结局,揭示了它所蕴涵的怀疑主义。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和心理的分析,证明了虽然我们关于具有因果必然性、物质实体、心灵实体等“不可抗拒”的信念,但对于这些信念并没有客观实在的依据,只有主观心理的依据。这就是休
学位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是二十世纪法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斐伏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出发,在研究和评价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日常生活”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哲学思想里,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又有着前期与后期变化之分。在其理论研究早期,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复杂
学位
本文从谬误研究的历史考察着手,以亚里士多德沿袭下来的谬误理论作为理论背景,较为详尽地评述、分析了沃尔顿关于谬误的语用理论。在对传统谬误的分析与讨论之后,本文介绍了沃尔顿提出的谬误定义、分类以及新论辩术理论。  全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对谬误研究做了简略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继亚里士多德创立谬误理论之后,洛克、培根、怀特莱等人的谬误理论在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当代谬误领军人物,沃尔顿提出了将谬误
学位
诺齐克的权利理论在古典自由主义流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任何哲学理论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知识论基础上,因此,本文拟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诺齐克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基础。  个体理性是诺齐克政治哲学的哲学基础,理性具有相对性、局限性,理性的偏好可以通过若干原则来限定,而理性信念的原则可以通过6个原则来限定。理性自身有局限性,这使得人们获得的知识或真理具有相对性的性质,因此,整个世界并不是自身不动的“恒常”,而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