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以“海难救援产品”作为对象,来研究社会性设计模式。生存系统是指与人类生活、存在、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因此社会性群体的生存方式构成了生存系统的基础,其中具有两个层面:基本生存层面和公共安全层面。海难救援产品设计就是从公共安全需求出发的产品设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的消费欲求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设计模式下被无限放大,而更广泛社会群体的真实需求则被忽视。社会性设计模式以满足社会性需求和解决社会性问题为目标,强调设计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责任,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具有巨大优势,是现有海难救援产品体系的有效设计方法和指导理论,也是商业设计模式下各种对人类生存价值忽视问题的解决之道。笔者从三个角度来探讨社会性设计模式,包括社会性设计的理论框架、社会性设计模式的理论探索以及社会性设计模式下的设计实践。社会性设计的理论框架的基础是社会性设计思想的提出,这一过程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消费话语背景,并与设计的社会学、伦理学以及设计价值要素有密切联系。社会性思想的本质表现为对设计理性化的回归,要求设计师端正设计态度,反思设计的“功利主义”,关注包括残疾人、第三世界民众等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性需求,并认真思考设计对于社会、环境与经济甚至设计自身所造成的影响。社会性设计模式的理论探索主要关注对社会性问题的界定、对社会性需求内涵的理解、社会性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流程、社会性设计模式与商业设计模式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和归纳了社会性设计模式重视设计的教育功能、强调设计师在团队中的纽带作用等特征,表现为兼顾共同性、公平性、永续性的社会性设计策略。关于社会性设计模式下的设计实践,本文以海难救援产品为切入点,从社会性需求中的公共安全需求出发,通过社会性设计模式在海难救援产品中的设计导入,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社会关注缺失和设计方法缺失的问题,最终构建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救灾产品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