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土软岩地层中长大直径桩基竖向承载力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点难点,其主要在于桩土相互作用复杂,桩土界面难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所需参数难以确定。本文以印尼苏拉马都大桥为研究对象,从室内试验入手研究了所处地质中的硬土软岩的力学参数及性质,并利用正交试验解决硬土软岩施工中出现的塌孔缩孔现象,以现场自平衡试验研究桩土相互作用时的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关系与变化趋势,确定桩土相互作用的模型与参数,最后从理论与有限元模拟研究桩土作用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用以确定桩的竖向承载能力。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对桩基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从分析印尼苏拉马都大桥桩基所处硬土软岩地质条件入手,得出其强度衰减特性是由于岩体中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分,水分的变动引起强度的衰减;这是引起施工中塌孔与缩孔的主要原因; 从室内试验入手分析了硬土软岩的强度衰减曲线,得出在进行孔壁稳定性以及桩侧摩阻力验算时,对于孔壁为含砂量大的岩层或者基岩的,宜采用峰值强度进行计算;而一般的孔壁,尤其是,宜采用残余强度来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最大桩基坚向承载力,但从保守起见则可以全采用残余强度来进行计算; 利用正交试验解决硬土软岩区桩基施工出现的塌孔与缩孔现象。结果表明,膨润土含量越大,泥浆护壁效果越好,但同时泥皮厚度越厚,对桩侧摩阻力的消弱越大。因此,配制泥浆时,在保证护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膨润土用量;并通过正交试验,考虑泥浆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泥浆的最佳配比为,淡水:膨润土:CMC:纯碱=100:8:0.1:0.04,实际运用证明这个配比能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塌孔与缩孔问题; (4)根据自平衡试验得出,工程所处软基工程中大直径超长桩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其桩端承载力值占一个比较大的成份,为摩擦端承型桩,计算桩极限承载力时必须考虑桩端阻力;同理在类似工程中计算桩基极限承载力必要考虑桩端阻力的贡献; (5)经过对钻孔灌注桩与桩周土体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摩擦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总结与研究前人提出的各种桩土界面接触模型与本构关系,提出适用于硬土软岩的桩土摩擦衰减模型,而且根据桩土荷载传递微分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桩的竖向承载力公式,并给出了求解单层与多层土的桩基承载力的P-S曲线的试算法; (6)运用摩擦衰减模型,通过对原位试桩的仿真分析,并对不同桩周土体变形模量、粘结力、内摩擦角,桩长,桩径等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的仿真分析得出: a)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并不是同步发挥,对软弱地基中桩基要充分发挥其极限承载力必须要有比较大的桩端位移,因而桩顶位移决定了桩的承载力; b)多层土桩土相互作用时,其上层土质较好部分桩侧摩阻力能优先充分发挥;在土层相差不大情况下,桩土相互作用时桩侧摩阻力于桩端由下向上逐渐发挥至极限值; c)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与桩土之间的相对滑移有很大关系,随着桩土相对滑移增大,桩侧摩阻力逐渐增大,但当桩侧摩阻力达到一定值时就不再增加,这个值与土体的性质有关,土质越好这个值相对来说越大; d)桩周土体的变形模量对加载初期的桩顶沉降影响较大,变形模量越大沉降越小,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越大; e)桩周土体粘结力对荷载沉降曲线的拐点有决定性影响,粘结力越大,出现拐点时的桩顶荷载越大,桩的竖向承载力也就越大; f)桩周土体的内摩擦角,对加载初期即土体达到塑性之前的荷载沉降曲线影响不大,当桩周土体达到塑性状态后,内摩擦角越大,荷载沉降曲线下降幅度越小,单桩的竖向承载力越大; g)相同土质条件下,桩长越长竖向承载力越大。在加载初期,相同桩顶荷载,桩长越长桩顶沉降越小。但桩长和桩顶沉降并不成反比,桩长越长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量逐渐减小。 h)相同荷载条件下,桩径越大,桩顶沉降越小,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越大,基本成正比关系。但混凝土用量与桩身自重成二次幂关系,价格成本增加,使用时要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对于剪力墙而言,其极限承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极限承载能力是结构的重要性能之一,也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欧洲规范给出了木质剪力墙的设计方法
地基基础设计作为建筑物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也显著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长期以来大多数工程中,扩展基础的设计都进行了抗剪承载力
我国地铁和地下快速通道等地下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地下结构的抗震问题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虽然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众多,但我国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这是
建筑整体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行整体移位的工程也越来越多。目前移位的建筑工程趋向于大体型建筑、结构复杂建筑以及强度低和整体性差的古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因其施工简便、经济性较好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所以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要比有粘结的混
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作为一种新型的连接形式,在单调荷载试验中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探究其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边框架节点在低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地铁基坑日益向超深基坑的趋势发展,对于变形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上海市基坑等级标准,将抗隆起稳定安全评判作为基坑设计的重要参数,工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工程在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规模日益巨大,技术问题日益复杂,对围岩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地下工程的围岩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开来。作为重要的输水构筑物,渡槽成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巨大的输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