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对于生活在北京的留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北京的语言文化环境提升其汉语能力值得思考。其中,反映北京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的京味儿文学是助力留学生了解北京语言文化的有效媒介之一。京味儿文学因其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色,对留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留学生的京味儿文学分级读物亟待开发。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分级阅读研究出版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出版物数量少,读物质量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分级标准等。本研究将着力于此,以期为京味儿文学分级读物构建初步的分级标准并提出改编建议。本文以英语为母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下文简称“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京味儿文学文本难度,测试不同改编方式的效果及学生、教师相应反馈等角度入手,来研究京味儿文学读物分级问题:首先,择出适合中高级学生阅读的文本,利用文本难度测量工具及方法进行预测;然后,请学生阅读原文,通过阅读测试、读后反思和访谈,根据学生对文章的难度判断归纳阅读难点,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京味儿文学分级标准框架;最后,使用改编后的文本,通过阅读测试和教师访谈,探究不同改编方式的效果,提出对京味儿文学分级读物的改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1)已有难度预测工具不能完全预测京味儿文学阅读难度;字词难点预测工具所分析结果与实际难点不甚相符;中国人评分的方式预测篇章难度较为有效;文化难度缺少评价标准和有效工具。(2)学生京味儿文学阅读时的难点有:1)字词认知;2)句子篇章;3)文化背景。根据阅读难点和学生表现,我们提出中高级京味儿文学阅读的分级标准(三级)和参考书目,并提出可据学生阅读速率预测文本难度、评估学生水平的假设。(3)改编应以外部改编为主,内部改编为辅。对文章的字词、句子篇章和文化难点,应采取不同的改编策略。本研究为今后的阅读难点与难度分析工具的研发、阅读分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支持和资料收集工具。根据研究结果开发的配套APP作为学生阅读和学者后续研究的辅助工具,将京味儿文学分级标准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阅读材料,提升汉语水平和对北京文化的认识。本研究作为京味儿文学分级阅读标准研究和丛书编纂的第一阶段,是对分级标准的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