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37调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的影响——以中美贸易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中美两国逐渐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美两国因比较优势的差异形成了互补的贸易结构,但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中美产业分工逐渐由互补向竞争关系转变,为维持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美国频繁对中国出口企业实施贸易制裁,“337调查”凭借其有效性、隐蔽性等属性,正成为美国设置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惯用手段之一。自2002年以来,我国就成为美国“337调查”发起数量最多的国家,近两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企业展开“337调查”的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其中以制造业出口产品的“337调查”情况最为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出口美国的特征事实,分析我国制造业对美出口贸易遭遇美国“337调查”的原因及美国“337调查”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并探究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介绍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和“337调查”的内涵、特征,以及“337调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为后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做好了铺垫;然后,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对美出口贸易与其遭受美国“337调查”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制造业遭受美国“337调查”的原因,探究美国对华“337调查”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理论机理;紧接着,本文构建了测算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测算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采用GMM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美国“337调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选取两个应诉美国“337调查”的成功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基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的策略。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美国“337调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正面影响表现为,从长期来看美国“337调查”能倒逼制造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我国制造业对美出口量的增长;负面效应表现为美国“337调查”提高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成本,导致产品出口价格上升,抑制了我国制造业产品在美国的出口增长。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制造业技术创新取得的重大突破成效不大,美国对华“337调查”导致的数量抑制效应大于技术创新效应,因此美国对华“337调查”总体上阻碍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对美出口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产生的抑制效应最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制造业如何应对美国“337调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些年,国内外对于环保约束力度不断增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持续深入发展,怎样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进共赢,是中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与此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始终稳步的持续上升,并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生着重大影响。目前,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学者研究都更多地重视东道国的环境规制给我国对外投资带来的影响,却很少考虑到我国自身的环境相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GDP增速常年位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伴随高效发展,表现在要素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现象并存。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紧迫要求。TFP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是当前我国解决低质量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要点,提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经济发展迅速。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主要向国外输出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当前中国的碳排放水平高居不下,位于世界首位。此外,由于世界各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加剧全球性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碳排放,解决全球变暖导致的频繁灾害问题,国际社会提出20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长远规划。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碳
学位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提升中国产业承接能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但是面对西方国家(地区)的“再工业化战略”和越南印度等国家(地区)的低端行业“分流”的“双重挤压”以及中美战略对峙的严峻的外部环境,如何避免中国“产业空心化”,同时加强产业承接能力成为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测算方式和影响因素三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文献对产业转移的测度多采用出口数据和传统产值口径,这些
学位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以数字化为主的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化信息和技术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的活动空间,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逐渐向各经济领域扩散。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行业及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进行创新,其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模式的影响促进了新型贸易模式——数字贸易的形成。尽管如此,在全球数字贸易积极发展的背后也涌现一系列问题。各经济体关于数字贸易规则和主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的创业水平对我国经济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和产能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趋势,有利于全球的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倡议提出之后,许多国家积极参与响应,投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建设中来,加快了经济要素的流通和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频繁,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同为打造开放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发展迅速。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很多劳动力有了更多择业选择,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开放的同时,我国持续地追求改善人口素质,然而,农村儿童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问题十分重要。农村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一些分析儿童生存状况,特别是辍学问题的研究。所以,本文在
学位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热门课题,回顾我国发展历程,最初我国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粗放型加工贸易为主,形成以外延型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极大的依赖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在早期,凭借人口大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工业发展,但一定程度也导致我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牺牲了环境效益。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关税等传统的贸易壁垒被不断被削减,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加权平均关税不断降低,至2010年仅为2.69%,故难以通过关税的进一步削减来使全球贸易扩张。在此背景下,阻碍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复杂海关程序和不透明贸易政策等措施逐渐被重视起来。在WTO在2014年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后,世界各国积极进行贸易便利化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贸易便利化的提升会导致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徐明君和
学位
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各国为恢复本国经济发展纷纷降低利率,甚至出现负利率情形,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利率政策对世界利率水平的影响巨大。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3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50个基点;3月14日降低100个基点至0-0.25%,同时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两次紧急降息幅度相当于6次常规降息,联邦利率重回超低利率环境。如此激进的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