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肝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生存质量问卷的调查与分析,评价慢性肝病问卷(CLDQ)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探究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分布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开展有效的慢性肝病的防控和治疗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为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慢性肝病问卷(CLDQ)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慢性肝病患者及健康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受访对象的一般情况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其他慢性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和患病病程等)和生存质量相关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慢性肝病问卷(CLDQ)。采用Epidata3.2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均数和标准差、构成比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完成调查问卷453份,其中正常人群67人,占总人数的14.79%;乙型肝炎组患者56人,占总人数的12.36%;丙型肝炎组314人,占总人数的69.32%;肝硬化组16人,占总人数的3.53%。在信度方面,量表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56,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CLDQ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总体的重测信度为0.916,除情感和焦虑维度的重测信度介于0.7~0.8之间,其他各维度均在0.8以上,表明CLDQ量表的重测信度较好;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20,除全身症状维度的分半信度介于0.7~0.8之间,其余维度均在0.8以上,表明CLDQ量表的分半信度良好。在效度方面,各维度与其所属条目的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P<0.001,说明CLDQ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因子分析共得到6个公因子,这与原量表相一致,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经过两两比较后,丙型肝炎组与正常组,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丙型肝炎与乙肝有差别,P<0.05,说明CLDQ量表区分效度良好;将EQ-5D量表与CLDQ量表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除EQ-VAS得分与CLDQ量表腹部症状维度的相关性较低外(r=0.49),其它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说明CLDQ量表与EQ-5D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相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CLDQ总分为5.42±1.24。其中腹部症状为5.73±1.50,困乏为5.16±1.66,全身症状为5.24±1.35,活动为5.43±1.62,情感为5.37±1.40,焦虑为5.75±1.4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方面的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除情感维度和全身症状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和0.018),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腹部症状和活动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P值分别为0.081和0.051。在是否患其他慢性病方面,除腹部症状、困乏、焦虑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族史方面,除活动维度和情感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病病程方面,三组患者在各个维度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其他慢性病、家族史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论:1、慢性肝病问卷(CLDQ)有良好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测评。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等方面的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其他慢性病、家族史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在慢性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女性、伴有慢性病和有家族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