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中医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其理论特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分类方法理论的文献梳理和研究,系统分析了阴阳、五行、节气规律、十二消息卦、八字易象以及中医藏象等影响因素,从而将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理论联系起来,以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理论体系为指导从而分析中医心质八型分类的理论上的可行性,为中医八型分类进一步研究与实际应用夯实基础。也为中医心质能在中医诊疗、识人用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而做出探索和努力。方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身心医学体系——中医心质学,它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千年丰厚的文化宝库,吸收和融合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关于心质的思想。同时中医心质学又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理论为根坻,以中医体质学、中医心理学、整体心理学、灵性心理学以及现代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和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目前心理学相关领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心质的观察总结为基本视角,研究人类心质特征、心质类型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分析心质疾病的产生与发展,运用心质理论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及养生的全新学科,中医心质学的提出是医学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实际探索,为推动我国心理学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身心医学体系作出努力。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史学等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查阅相关的论文、著作、报刊等文献资料,以理清中医心质的不同分类方法和发展脉络,特别是分析传统文化中《周易》与干支、四时节气、十二消息卦等与心质八型分类的结合点,最后梳理和总结出以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心质八型分类体系。具体研究步骤为:(1)对中医心质学的相关概念和定义进行明晰,理清和明确与“人格”“气质”“性格”“体质”“个性”的联系和区别;(2)对涉及中医心质分类的传统文化和阴阳五行藏象理论进行分析和梳理,探讨其理论特色;(3)分析出中医心质学的八型分型的合理性及其特色;(4)对中医心质分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阴阳五行和藏象体系是中医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有丰富的心质学分类方法,将其中的五形人和五态人等心质特征根据阴阳思想再次进行分型,然后结合中医藏象系统,最终得到心质的八型分类,采用阴阳五行藏象理论体系,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传统文化和中医相融合的理论成果和特色,为中医心质的八型分类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保证心质分型的最大合理性。从而构建出独特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心质学分型体系,为心质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作出一些努力。目前中医心质学的体系构建还在理论完善阶段,相关的概念还需要更深入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未来,中医心质学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丰富心质学理论的内涵,另一方面的发展的重点在于实践调查,只有通过一定规模人群的心质调查和统计,才能了解人群心质的实际特点,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心质学的理论体系,为心质学更好的应用和普及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