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Bn(m+n≤7)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WmBn(m+n≤7)团簇的几何结构,得到了它们的稳定构型,研究了它们的基态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能,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Gaussian03程序中的B3LYP方法和LANL2DZ基组,对WmBn(m+n≤7)团簇各种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了团簇的基态结构;并分析各个基态结构的平均结合能(Eb),二阶能量差分(Δ2En)、能隙(Eg)及WIB键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子数较少时,团簇均为二维平面结构,随着原子数的增加其基态结构变为三维结构;团簇中W-W键级的强度大于W-B键和B-B键,W原子对团簇的稳定性起到了主导作用;团簇的热力学稳定性随着W原子个数的增加越来越好。  2、利用和上述同样的方法和基组对WmBn(m+n≤7)团簇基态结构的自然键轨道(NBO)、磁性以及振动光谱进行了计算研究。对NBO的分析可知,团簇中NBO电荷分布状况与团簇的对称性相关,在对称性较高的团簇中位置相同的原子,其NBO电荷分布状况也相同,W原子比B原子对电荷调节能力强,易与其形成化学键;对称位置上的原子其局域磁矩相同;振动光谱分析表明,振动频率主要分布在30至1288cm-1处,最大频率以及最强峰值对应的振动模式大部分是B原子或W原子的伸缩以及摇摆振动。  3、对WmBn(m+n≤7)团簇的极化率以及偶极距的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随W原子呈振荡变化趋势;W2B3团簇为非极性分子,WB5团簇的极性最强,W5B2团簇的极性最弱,团簇结构的对称性影响了团簇的偶极距和极性。  通过对WmBn(m+n≤7)团簇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展现了团簇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联系,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结构模型。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从自然界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壳聚糖酶的微生物菌株,经过紫外线照射6min和1.00mg/mL浓度的亚硝基胍(NTG)作用30min后,传代五代,发现其遗传稳定性较高,并且该菌株产壳聚糖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将其命名为H1。通过对菌株H1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确定其最适发酵培养基组分为(w/v):(NH_4)_2SO_4 1.00%,酵母提取物0.30%,蛋白胨0.50%,K_2H
野芥菜(wild Brassica juncea)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两年生杂草,经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野芥菜已广泛分布于我国16个省的麦田、油菜田、路边、花坛及荒地等生态环境中
图像实时检测是机械视觉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应用于车辆速度测量、人脸追踪与识别等。本文利用实时检测自动分析移动的目标,进行移动方位的判断以及移动速度的估测,做为日后发展
斜轧穿孔过程是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相当重要而复杂的程序,由于斜轧穿孔变形时金属流动的复杂性,会导致斜轧实心坯时“中心孔腔”形成,并且在斜轧穿孔过程中不同摩擦条件对其具有
半桥驱动芯片是典型的高压集成电路,在电机驱动、开关电源及汽车电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dv/dt噪声在半桥驱动芯片的功率驱动级上产生的危害和解决方案,并对驱动级电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视觉目标跟踪技术在民用与军事领域中都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场景。科研人员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诸多优秀的经典目标跟踪算法,但是在面对实际应用中诸如光照变化、物体形变、尺度变换与目标遮挡等多种挑战因素时,现有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依然难以一次性地解决所有问题,因而视觉目标跟踪依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视觉目标跟踪算法中,基于核相关滤波的目标跟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在当今社会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便是传感器节点
随着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光纤通道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大量数据丢失和服务传输中断,为了使流量数据能够尽快避开故障链路传输到其他健康的链路或
学位
本论文以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从自然生境中分离筛选高效产酶且酶活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株,应用该菌株在纤维素燃料酒精生产工艺中代替纤维素酶使用,并对纤维素原料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