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轧制过程振动特性分析与暂稳态性能受限控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电力电子和食品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金属板带的需求。与此同时,板带下游用户对板带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板带高速轧制过程常常由于轧制条件的变化而诱发轧机出现振动问题。轧机振动不仅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还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轧机振动是制约轧制高速高精度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基于现场振动测试分析结果下,研究了板带轧制过程性能受限振动控制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轧机振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轧机典型规格产品的振动测试与分析。通过对轧机振动测试结果分析,得出:1)轧制速度达到900mpm以上时,轧机容易出现振动;2)轧机主要存在垂振、扭振和垂扭耦合振动三种振动形式;3)钢种强度越大,轧机振动越强烈,需要对轧机振动进行受限控制;4)轧机振源在辊缝处。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工艺因素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2)针对传感器存在测量误差问题,研究了轧机主驱动系统扭转振动预定性能状态反馈控制策略。首先考虑了轧制过程辊缝间的非线性摩擦,建立轧机扭转振动非线性模型;其次通过引入自适应边界方法来估计传感器误差导致的未知参数;进一步利用动态面技术实现对控制器设计步骤的简化并解决了计算爆炸问题;最后基于非对称预定性能转换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思想,提出了基于性能受限和传感器误差的轧机主驱动系统的自适应扭振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3)针对轧机主传动系统存在状态和输入受限以及传感器测量误差问题,研究了轧机主驱动系统扭转振动自适应神经网络性能受限控制策略。考虑了轧辊与板带之间的非线性摩擦、电机和负载处的非线性阻尼以及未知不确定的系统参数,建立了新的轧机扭转振动非线性模型;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来处理未知的系统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传感器测量误差,借助于高斯误差函数来解决执行器饱和问题;基于非对称正切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反步法,设计基于状态和输入受限下的轧机主驱动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振动控制算法,保证了系统的全状态暂稳态约束性能。(4)针对轧机垂振系统存在死区和输出受限问题,研究了机液耦合作用下轧机垂直振动抑制控制策略。考虑支撑辊与液压缸间的等效作用力和未知不确定非线性轧制力,建立了轧机机液耦合垂振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来处理未知非线性函数和系统参数;基于非对称正切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反步法,提出自适应模糊轧机垂振抑制控制策略,并且用理论方法和仿真实验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5)针对轧机机电液垂扭耦合系统,研究了输出受限下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抑制控制策略。考虑到轧机主驱动系统与辊系系统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新的轧机机电液垂扭耦合振动模型。利用非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保证轧机垂扭耦合系统输出满足给定指标。基于特定顺序的反步法,提出适用于轧机机电液垂扭耦合系统的振动控制策略,避免了控制器循环嵌套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展示讲解行为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行为。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的实施在创设建构性和迁移性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开展高阶思维以及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等方面
教学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
分支电路阻尼的振动控制研究中,最优负阻抗值与模态存在相关性,不同模态所需的负阻抗值不同,使得负阻抗分支电路阻尼振动控制存在局限性。工程应用中,模型参数(质量、刚度等)
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的识别与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其大范围、高空间分辨率等技术优势在识别滑坡灾害隐患点与监测滑坡形变特征等方面极具潜力。但是,单一平台或轨道的InSAR技术通常只能获取到滑坡体沿雷达卫星视线(LOS)方向的一维形变信息,无法直接获取到滑坡体沿坡向的形变信息,这使得InSAR技术无法充分满足滑坡监测的工程需求。针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联合升降轨I
破产管理人贯穿于整个破产案件的始终,清算程序、和解程序以及重整程序的每一个环节均出现了管理人的身影,而管理人选任作为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后的第一步,为整个破产程序的
地震层析成像是目前研究整个地球内部非均匀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的重要技术和工具之一。其中,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地震波的走时信息之所以能够反映地球内部结构,是因为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地下介质的非均匀结构导致地震波走时与在理想的均匀介质中传播得到的走时不一致,通过分析比较这种走时的变化获取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美国南加州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汇地带,地震活动剧烈、地质构造
煤炭开采是国家重要的工业活动,然而该过程极易破坏地区环境,引发地表塌陷、地表水倒灌等各类灾害。传统的监测手段在矿区受到其工作模式、成本、地理环境等限制,可能无法进行高效监测。作为新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的发展为实时且高效高精度监测矿区地表沉降带来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以位于新疆哈密的
学位
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
滑坡灾害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常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滑坡发生宏观失稳之前,坡体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变形。因此,研究滑坡前期的形变及其演化规律,获取任何可能的前兆信号,对于滑坡灾害的防治至关重要。传统的滑坡监测一方面采用水准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等测量手段实施现场监测;另一方面使用光学遥感影像的解译途径来完成。然而,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气候条件的制约,这两方面难以满足对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