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HF运动康复治疗对免疫炎症损伤的影响,为CHF康复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60例,并进行随机分配,30例患者按心力衰竭指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9.40±12.31岁;另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4.13±11.97岁;另收集同期住院非CHF患者3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4.07±11.85岁。1、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抑制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的水平,对CHF患者使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外周血脑钠肽值,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2、所有CHF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在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两组治疗1个月后再次抽取静脉血分析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抑制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的表达以及脑钠肽值,并再次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1、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与常规治疗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T抑制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均升高(P<0.05),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升高更明(P<0.05);T抑制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0.05),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升高(P<0.05),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升高更明显(P<0.0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脑钠肽值均降低,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下降更明显(P<0.05);4、运动康复治疗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与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呈正相关(r=0.688,P=0.000;r=0.780,P=0.000;r=0.555,P=0.000);脑钠肽与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742,P=0.000;r=-0.802,P=0.000;r=-0.255,p=0.004);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与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560,P=0.000;r=-0.614,P=0.000;r=-505,P=0.000)。结论:1、CH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非CHF患者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百分比、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降低,而T抑制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CHF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变化;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CHF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干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HF患者免疫性损伤有关,为CHF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