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小说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与文学元素相结合的文学样式,对推动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科幻文学的基础上,新生代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是一次新的突破,它为中国传统科幻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科幻从此登上了国际舞台。该小说主要讲述在文革间,物理学家叶文洁无意间向太空发送的信号却引发了三体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入侵。《三体》,作为一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佳作,同样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以往学者大多从目的论、翻译规范论、女性主义翻译观等角度对《三体》英译本的翻译策略、技巧及其对科幻文学翻译实践的启示进行研究,或是从文学理论视角分析其主题、人物特征及社会意义等。虽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该小说语篇进行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语篇连贯一直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话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覆盖多个层面。然而,目前还未形成一个更理性、科学的研究模式,且连贯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标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启发人们从认知层面去探究语言现象,连贯是一个复杂的语篇问题,从认知角度出发才能更合理地揭示其本质。因此,本文尝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对科幻小说的语篇连贯进行解读。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网络类型——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双域网络,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三体》中部分语篇的连贯性进行观察与分析,主要闸释语篇连贯的动态构建过程、推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网络类型对科幻小说语篇连贯具有一定的阐释力,它能够体现认知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为人们从认知视角解读科幻小说提供了新的途径。2.总的来讲,语篇中各心理空间进行整合产生新创结构的过程即实现语篇连贯的过程,因此,语篇连贯亦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与读者的认知推理相关联。3.在解读语篇过程中,认知语境、语篇语境及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规律等因素都会影响语篇连贯的形成。本文以概念整合为出发点对《三体》的语篇连贯的分析,拓宽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加强了人们对语篇连贯的理解。此外,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也为科幻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