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幸福,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也从未放弃对于幸福的追求,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幸福可能是高兴和快乐、可能是家庭的和睦幸福,可能是丰收的喜悦,也可能是子女健康的成长。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英汉词典》将其解释为健康、幸福、我国学者将其称为主观幸福感,亦或是幸福感。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兴起的时间世界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受积极心理学和生活质量研究的推动,西方学者开始探索有关人类幸福感的研究。近年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情况也备受关注。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推出,以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相对饱和,使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就业、学习、人际关系、自身情绪、恋爱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心理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对于这些心理问题没能给予及时的解决和疏导,致使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发展为心理疾病、自杀等现象。体育锻炼是获得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消除对不健康的怀疑;体育锻炼还能够让人有愉快的心理体验,促使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促使自身的幸福感增强。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指标来衡量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状况,和锻炼者的心理感受,则对于普通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旨在探寻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探寻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得出如下结论:1、从总体情况看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较好,高于(GWB)量表的平均值71。2、从大学生自身情况看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学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的指数较好,均高于(GWB)量表的平均值71。3、从大学生锻炼情况看不同锻炼次数、不同锻炼项目、不同锻炼年限、不同锻炼强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的指数较好,均高于(GWB)量表的平均值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