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树枝状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合成与表征作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环境响应性高分子能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明确或显著的应答,将其应用于功能载体的制备中,可使高分子载体具有智能响应性,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的有效途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是一种典型的温度及pH敏感性的高分子,而树枝状高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和环糊精等都是具有空腔结构的分子,可与各种客体化合物(如小分子药物)形成超分子包合物。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将PDMA与具有包裹药物能力的树枝状高分子和β-环糊精结合起来,合成出一类新型的环境敏感性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并将其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研究中;另外合成了可用于超支化缩合的新型AB_x型反应性环糊精单体。 首先,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多次重复麦克尔加成和酯的酰胺化两步反应得到支化代为0.5~5.0的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对β-环糊精(β-CD)采用磺酰化和氨化两步改性反应得到单氨化的β-CD衍生物(β-CD-6-E);利用酯的胺解反应,首次将β-CD-6-E接枝到半代的PAMAM表层,得到环糊精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衍生物(PAMAM-β-CD)。通过FT-IR、NMR、元素分析、DSC、TGA、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等方法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步的合成产物与预想的结构相同;产物的粒径分布都具有单峰分布的特征,PAMAM的粒径随着代数的增加逐渐向大粒径的方向移动,PAMAM-β-CD的粒径与反应前的PAMAM相比明显增大。用苯酚-硫酸法测定3.0代和5.0代PAMAM-β-CD中β-CD的含量分别为80.5%和77.8%。 其次,对不同代PAMAM-β-CD进行端基的氯乙酰化改性,再以改性产物PAMAM-β-CD-Cl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具有环境敏感性的以PAMAM-β-CD为核的PAMAM-β-CD-DMA星形高聚物,并用FT-IR、NMR、元素分析、GPC、DSC、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等对两步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其组成及分子形态与设计的分子一致。采用氧瓶燃烧滴定法测定3.0代和5.0代PAMAM-β-CD-Cl的平均酰化度分别为27.7和86.8;星形高分子PAMAM-β-CD-DMA的分子量具有单分散性,通过控制单体DMA的加入量,可得到具有不同支链长度的星形高聚物,并确定了不同星型聚合物支链的平均聚合度;随着星型高分子支链长度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粒径分布逐渐向大粒径的方向移动。 第三,用目测、热台偏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了
其他文献
在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随着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不断弱化。以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一些利率调控
<正>由于流通中圆(包括圆)以下面值人民币循环频次高,流转速率快,造成纸币的损伤度和消耗量都很大,因此,硬币取代纸币逐渐成为市场日杂小散商品、超市、公交等领域货币支付和
浯溪口水利枢纽位于昌江干流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水利工程,其溃坝洪水研究对于下游景德镇市防洪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TELEMAC-2D建立了浯溪口水利枢纽二维溃
研究影响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白银市水生态安全城市建设服务,同时为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白银市水生态安全评价指
目的:测定刺五加茎皮中丁香苷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苷的含量,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刺五加茎皮中丁香苷的含量为0.132%,高于药典规
随着东亚奇迹的出现尤其是中国的重新崛起,传统的西欧中心论和冲击—回应模式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彭慕兰的《大分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的。《大分流》旁征
<正>2019年4月3日,在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试验场地内,一座大型钢结构跨越架的封网大臂顺畅合拢,前来观摩试验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和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领导对
作为一种个人化的精神劳作,文学写作的各种追求,似乎都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却是大可予以追问的。如果写作只是个人宣泄,只是文字游戏,没有更高的目标,缺少艺术的品质,不考虑读者的观感
报纸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推动农村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分析重庆市铜梁县东城土地流转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部分国家发生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事件。通过加强血液的管理,采集血浆工艺的改进,献血员筛查等措施的落实,HI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