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破碎特性与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谷是中国最重要的粮口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然而稻谷绝大部分损失都是源于后续处理加工环节,特别是碾米加工环节造成的碎米问题,不但影响大米加工品质,也造成了粮食的损失浪费,严重制约着我国大米的生产和未来发展,因此解决米粒在碾白阶段的破碎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对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解决碾米机内碎米问题的关键在于糙米破碎特性的揭示,对糙米力学特性与裂纹扩展规律的研究则是了解糙米破碎特性的关键。然而目前针对米粒破碎特性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Hertz接触理论基础上,从能量守恒角度对米粒损伤破碎进行研究,并未系统性的考虑米粒在碾白室内运动与受力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米粒自身力学特性对米粒碾白破碎的影响。本文针对碾米机内米粒损伤破碎问题,首先基于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糙米力学特性试验平台,并对糙米进行了力学特性测试与裂纹扩展观察,其次运用内聚力损伤模型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糙米损伤失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本课题研究工作不仅能为碾米机降碎的结构优化提供指导,而且还能为类似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分析提供参考。为此,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糙米正面受力时的破碎特性与裂纹扩展研究。碾米机擦离碾白时,糙米随带有凸筋的碾米辊转动,其间会受到挤压、弯曲、剪切等载荷作用造成碎米,因此对糙米正面部位进行了挤压、剪切以及三点弯曲三种力学试验,并对糙米受载后内部裂纹扩展情况进行了观察,结合计算出的糙米破碎特性指标,对比分析了糙米在不同受力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糙米抗挤压变形能力最大、抗三点弯曲变形能力次之、抗剪切变形能力最小;与挤压载荷相比,糙米在三点弯曲和剪切载荷下的破碎强度和破碎能较小,能较好地反映出糙米在碾米机内的破碎特性;在挤压载荷作用下,糙米在短轴方向上主要产生两条呈一定角度且近似对称分布的裂纹,在长半轴方向上主要产生一条横向裂纹,而在弯曲和剪切载荷作用下,糙米主要沿短轴方向产生纵向裂纹,且裂纹从支承端向受力端扩展。(2)糙米腹部、背部受力时的破碎特性与裂纹扩展研究。在糙米正面力学特性测试基础上,对糙米腹部、背部进行三点弯曲和剪切力学特性试验,并观察探究了糙米腹部和背部受载后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其次对糙米破碎特性指标进行了计算,最后结合糙米在弯、剪载荷下破碎力分布,对比分析了糙米正面、腹部及背部的破碎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糙米腹部、背部三点弯曲破碎力分布不同,但剪切破碎力分布则无较大差别;糙米腹部、背部在三点弯曲、剪切作用力下的裂纹总是从支承端开始扩展;糙米腹部受力时破碎力、破碎强度、弹性模量等破碎特性指标均大于背部受力时的情况,而腹部受力时的破碎变形和破碎能则小于背部受力时的情况,符合糙米腹部组织强度小于背部的论断;无论是在弯曲载荷还是剪切载荷作用下,糙米正面抗破碎能力均强于腹部和背部,而腹部的抗弯曲及剪切破碎能力则比背部强。(3)糙米碾白破碎特性与裂纹扩展数值分析。基于Cohesive损伤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糙米籽粒模型在挤压、三点弯曲、剪切载荷作用下的破碎裂纹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以获得糙米籽粒模型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变化关系和裂纹扩展情况。结果表明,糙米在挤压载荷作用下的破碎应力最大、三点弯曲载荷下的破碎应力次之、剪切载荷下破碎应力最小;糙米裂纹在挤压载荷作用下由中心向外扩展,而在三点弯曲和剪切载荷作用下,糙米裂纹主要是发生在支承端附近,裂纹的快速扩展造成了籽粒断裂,籽粒模型力和位移的总体变化趋势及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十字路口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其中二轮车骑车人作为弱势道路参与方,在碰撞中易发生严重损伤甚至死亡的情况。由于十字路口交通参与方运动轨迹复杂和二轮车行驶姿态多样的特点,仅依靠自车装备的传感器不能及时探测十字路口汽车与二轮车的交通冲突,难以保证十字路口汽车与二轮车的行车安全。基于V2I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通讯,能及时识别潜在的碰撞风险,有效减少十字路口碰撞事故的发生,所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输出转矩大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本文围绕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性能,对电机控制器软硬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在不同坐标系下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分析。根据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输出特性,对最大转矩电流比、弱磁控制理论进行分析,确定了最大转矩电流比与弱磁控制结合的
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轨迹跟踪性能是自动驾驶汽车重要性能之一,操纵稳定性动力学模型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有自动驾驶算法多选用不同自由度数学模型进行算法开发,但大多忽略悬架结构,认为其轮胎力学特性为线性,导致模型与实车误差较大。为从理论角度提高轨迹跟踪精度,本文通过定量表达车轮定位参数及轮胎力学特性的变化,分析悬架K&C特性对汽车运动轨迹影响,实现仿真模型对实际轨迹有较好的跟踪性能。首先介绍考
抓取操作是人-机器人协同系统中机器人的主要操作之一,通过视觉赋能机器人的场景理解和提高抓取操作的智能化程度是目前机器人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操作还存在应用场景简单、不能有效解决遮挡、识别定位精度有待提高和获取标注数据成本较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借助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入研究机器人抓取目标空间位姿估计等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物体姿态估计方法,并通过物理实验进行了实物
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基石,建立安全、高效、高性能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战略目标。低轨卫星通信因其低延时、高带宽、广覆盖等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热点。通信中,信号同步非常基础、关键,低轨卫星通信中的信号同步主要包括符号同步、载波同步两个方面,本论文主要展开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论文在总结现有插入导频法等符号同步、Fitz法等载波同步相
随着近十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电驱动技术、无线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移动平台的研究逐渐深入,移动平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于传统移动平台,全向移动平台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在狭窄空间内自由运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全向移动平台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前景将会成为未来移动平台的发展趋势。本论文以装配有三个单电机脚轮的全驱动全向移动平台(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