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近13.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普遍而言,农村留守老人大多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且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无法外出务工;他们日常生活中相应的照料和关怀也非常缺少,患病之后却无家人在旁照料的状况屡见不鲜。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跨城乡流动与跨国流动引发了农村空洞化现象。即空巢家庭的增多、留守老人的增加,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迅速下降。这令人担忧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延边州农村留守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涨,近年来面临的诸多困境日益凸显,这些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不但关系着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日常,还关系着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理应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以期能够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本文选取延吉市小营镇东光村与新农村作为调查地进行研究,通过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慰藉三个方面分析了朝鲜族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对实际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发现朝鲜族与汉族留守老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如经济供养水平上的差异,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诉求上的差异及心理慰藉方面的解决方法差异等,这对如何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更好地融合朝鲜族、汉族留守老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提高朝鲜族、汉族留守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第二章节是对延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现状研究的阐述;第三章节是对朝鲜族农村留守老人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第四章节说明了朝鲜族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节是对如何改善朝鲜族、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存困境所提出的建议。本研究主要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三个维度阐述了延边朝鲜族农村留守老人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并对朝鲜族、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发现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水平低、农村的养老体系不够完善、医疗保障水平低且农村留守老人心理慰藉方式单一、生活满意度不高。对此,从政府、村委会、子女与留守老人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