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轨钢连铸过程凝固传热及组织模拟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轨钢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材料,是轨道运输的基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要求重轨钢连铸坯应具有良好的表面和内部质量。依据某钢厂生产的U71Mn重轨钢大方坯连铸生产实际,本文以有限元仿真软件ProCAST为主要工具,使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重轨钢的凝固传热、凝固过程微观组织以及连铸二冷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从而增加了铸坯等轴晶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研究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大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和基于元胞自动机-有限元法(CAFE)的凝固组织耦合模型对铸坯的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模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且凝固组织模拟结果与实际低倍组织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温度场模拟结果对重轨钢连铸大方坯凝固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工艺下二冷一段铸坯的表面温度回温速率过高,需要对其冷却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因此研究分析了拉速、过热度以及二冷比水量对大方坯凝固传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拉速比对铸坯凝固过程产生的影响最大。采用CAFE模型分析研究了连铸工艺参数对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热度的影响比较大,随着过热度的降低,晶粒数量不断增加,中心等轴晶率显著增大;随着拉速的增大或者二冷强度的适当降低中心等轴晶率有所增加,与拉速和二冷比水量相比较而言,过热度的影响更大。针对U71Mn钢大方坯连铸二冷工艺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工艺进行了优化,经过优化后铸坯表面温度变得更加合理,有效地改善了铸坯的冷却过程,并节约了铸坯的冷却水量。当拉速分别选择为0.70m/min和0.75m/min的工艺条件下,优化前等轴晶率分别为33.5%和37.2%,经过优化后中心等轴晶率分别达到了 38.2%和41.5%,经过优化后等轴晶率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这些线路主要采用张力放线方法进行施工。目前张力放线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故障,其中部分是由于系统中缆索的柔性导致。虽然对于这些故障均有了一些预防与处理方法,但是当每次出现故障时均需要进行停机检查并维修。此外,该施工过程中是间断进行的。它们均增加了放线施工所需要的时间。本文基于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输电线
热电发电技术因其可将热量直接转换为电能,无需外加能源,不产生排放,且转换不受传热介质限制,现已成为工业余废热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该技术发电效率增长并不明显且当热电模块长时间处于热环境时,由于模块各部分热物性参数不同,会导致模块稳定性降低。本研究通过自编程方法,基于传统矩形棱柱结构,使用模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热电模块发电性能与模块结构形变之间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模块发电
金属铜由于在导电、导热、耐腐蚀等方面有着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但是,铜在室温时强度低、耐磨性较差、高温条件下较易软化变形,其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使铜不仅能具备优良的导热导电性,同时还能拥有较强的硬度、较高的耐磨性和好的加工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选取ZnO和CNTs(碳纳米管)分别作为增强相,采用共沉淀-粉末冶金
人机协作和人机交互在目前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与机器人在执行装配操作时具有互补的优势,在工作环境中,人类非常擅长感知任务,并且非常适合在狭窄空间中进行复杂的操作。机器人擅长拾取和放置等有较高的可重复性的工作,而且机器人可以高速执行任务并保持精度。人机协作可以更好的发挥人和机器人的优势,因此开发出面向机器人装配的人机协作安全防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人机协作安全防护
凝固是指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相变过程,在材料加工制备中应用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凝固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使传统材料的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并且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定向凝固技术和强磁场控制技术由于各自特有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但对强磁场下的定向凝固的系统研究还较少涉及。共晶体系合金组织较为简单,也是人们研究相对较深的相变过程之一。本文选取共晶Al-Fe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强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与光声成像PAI(Photoacoustic Imaging)是两种新型成像技术,其中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自1991年问世以来,实现了由时域OCT到频域OCT的研究,OCT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从结构性成像转变成功能性成像,其中光学相干层析血管造影技术OCTA(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是缓解化石能源枯竭的有效途径。随着光解水制取氢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寻找绿色经济的光催化剂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稳定性高、能带易调控和循环活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单一的g-C3N4由于光生电荷载流子在体系中传输非常困难,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差。因此,增强g-C3N4的光催化性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通过固相研磨法和原位合成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以项目投资为主要盈利方式的公司越来越关注项目投资组合问题。项目投资组合是在有限资源下将多个备选项目进行组合,使组合收益最大。在投资组合决策过程中,项目相关性经常成为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忽略这种相关性,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研究考虑项目相关性的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聚焦在考虑项目相关性的投资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机交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自然、更智能、更符合人类交流习惯的交互方式。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具有自然直观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交互。因此,手势识别技术逐步成为人机交互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手势识别技术已经取得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以下难点:(1)实际应用中手势图像的背景往往包含形状复杂、颜色多样的非手势区域以及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密度低、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由于α-Ti的滑移系统比立方晶体少,对复杂形状的钛制品加工性能差,阻碍了钛的应用。同时钛非常活泼,容易与C、H、O、N等轻元素形成表面化合物。因此研究钛和钛氧团簇以及氧在钛表面的吸附,可以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钛材料从微观到宏观演变过程中的性质和规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模拟计算已经成为研究微观粒子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基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