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科技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师的培养即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培养的教师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培养的教师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能力差等现象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质量。许多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时也纷纷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目前我国积极探索创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确立和逐步实现了高等师范教育开放性教师培养体系,实现了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向现代教师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云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但是,在培养教师的数量、质量、及专业化上还远远不够。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秉承西南联大精神,遵循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规律,以贴近云南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为落脚点,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努力构建具有多层面、专业型、开放式、一体化特点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本研究立足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成因,以教育理论、教师教育理论、区域理论、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现有的发展水平结合目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云南师范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国内外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和对具有云南省特色的教师教育发展的背景的分析。主要通过对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的现状、困难、优势、内外部条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特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把握整个高师院校发展的整体趋势,目的在于适应高师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对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二、通过对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理念、原则、特点进行分析,加强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为科学建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三、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回溯,研究教师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揭示云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成功之处和弥补不足,思考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四、针对目前教师存在的问题,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发展实践的特点,提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主要途径,这个部分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五、得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结论,通过本研究对于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行清晰的梳理,深入思考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优化和改革途径,并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丰富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同时把云南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云南的实际走出一条适应云南的特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