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2000年以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重要载体,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要固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才能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量也“水涨船高”。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更有利于实现后代对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尚存在不少问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严重挑战。通过网上检索的结果表明,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成果基本没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现状与对策这一选题进入到本文作者的视野。文章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现状,总结保存取得的成绩,归纳保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对策,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现实管理提供参考。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主要特点,即:文化特异性、地域分散性、动态发展性、载体多样性等,并阐述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存现状。简要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所取得的成绩,着重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保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认识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等。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对策,具体包括: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意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安全保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保存的技术。其中,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安全保管体制机制和长久保存技术是文章讨论的重点。最后是文章的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