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宏观拓扑及病毒传播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zxyq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病毒传播也随之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病毒传播,有必要对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从宏观拓扑的角度研究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行为,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互联网上病毒的传播特性。本文首先对AS级互联网的度相关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互联网的异配性呈现出减弱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和预测这种变化趋势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保持网络度分布不变的情况下,可单调改变网络匹配系数的边重连算法。然后,在边重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仿真的手段对不同匹配系数下的病毒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同配网络相比,异配网络中病毒传播的速度更快,但异配网络的传播临界值较高。通过对稳态感染率的分析,发现网络的匹配系数同病毒传播的稳态感染率之间的关系受有效传播率的影响。最后,在考虑了网络中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改进了病毒传播模型,更好地刻画了实际网络中不同个体具有不同抗感染性这一事实。并在AS级互联网拓扑上进行病毒传播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发现初始感染率以及初始感染节点类型尽管不影响病毒传播的稳态感染率,但对于病毒的传播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控制好这些因素,将会为研究抑制病毒传播的方法提供的更多宝贵的时间。同时本文还发现加强节点的抗感染性,特别是加强重要节点的抗感染性和免疫保护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播。
其他文献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与发展,XML已经成为网络上数据描述和数据交换的标准;在数据存储领域,XML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XML数据的查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XML查询和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信息安全的工程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产生信息安全事故,大多是由计算平台的软硬件系统结构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信息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三维数据出现在人们面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造型软件,可以得到三维模型;借助三维扫描设备,可以得到三
多目标问题(Multi-Objective Problems),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它一般包含多个相互冲突的子目标,要找到满足所有这些目标的最佳设计方案,就要解决多目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政府既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资源拥有者,又是信息技术的最大的使用者。在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
传统的场景绘制技术是基于几何的绘制(Geometry Based Rendering,GBR)。为了准确、完整的绘制场景,首先必须进行复杂的几何模型、光照、材质属性的建模,然后对物体进行着色、上
科学计算网格软件SCE的开发源于“超级计算环境建设与应用”,利用SCE将院超级计算环境中的总中心、分中心和所级中心互联起来,屏蔽底层高性能计算机的异构性,实现统一的资源管理
互联网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因此要通过研究互联网的拓扑进而改进互联网的设计,改善互联网的性能,就必须对互联网的宏观拓扑进行研究。近年来人们在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现
实时系统对任务的执行时间有着苛刻的要求,因此需要保证系统在最坏情况下也能够满足时间需求,这就需要知道任务最坏情况执行时间(Worst-Case Execution Time, WCET)。Cache作
目前,旅游信息平台主要以旅游门户网站的形式存在,其中的功能千篇一律,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介绍”、“酒店预订”、“机票预订”、“自驾游”、“旅游地导航”等功能。但随着